久久看书>穿越重生>黄射三国>第七十三章 曹孙结亲暗生怨

张紘此来许昌是负有重大任务的。孙策当年向袁术借兵渡江,当时孙策的官职是袁术任命的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也就是以校尉身份代理殄寇将军职务,统带数千人倒还算名副其实。但孙策渡江之后横扫江东,很快就坐拥数郡之地,身上的官职就显得太小了,位卑而权重,难以服人,连其麾下吴景、孙贲、朱治等人的官职都比他高。

直到建安二年,袁术称帝,孙策与之决裂,然后遣使联络曹操,表示愿意顺服朝廷。曹操为了笼络孙策,这才加封孙策为会稽太守、讨逆将军,命孙策出兵一同进攻袁术。大败袁术后,孙策于建安三年初因功被封为吴侯。

自此,孙策位高权重,得以名正言顺地统领大军。但会稽太守按规定却管不到丹阳、吴郡、豫章等地方,讨逆将军也没有开府治事之权。为了掌控江东,孙策只得强行任命麾下文武代理各地军政事务。例如周瑜,此时的正式职位为领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吕范的职位为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程普的职位为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韩当的职位为行先登校尉,黄盖的职位为行武锋校尉,孙权的职位为行奉业校尉、孙静的职位为行奋武校尉等等。

算起来,除了吴景、孙贲、朱治等寥寥数人是朝廷正式任命的之外,孙策麾下其余人的官职都是孙策自行任命的。

这种情况显然是无法长久且又难以服众的,因此孙策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官爵,好名正言顺地封赏麾下劳苦功高的文武将校。张纮此次赴许都,主要便是为孙策谋求官爵而来。孙策想要获得的官职有两个,一个是扬州牧,一个是征东将军或其它名号的重号将军。

以孙策与江东众文武的估计,扬州牧这个职位朝廷几乎不可能封给孙策。一来江北的庐江郡和九江郡还不在孙策辖下,扬州牧之位名不副实;二来州牧之位权力太大,曹操必定会防备孙策借此做大,多半不会封孙策为州牧。

所以唯一有希望得到的便是一个重号将军之位了。

汉代的将军职位除了裨将军、偏将军和中郎将等常设的将军号之外,还有战时临时敕封的具备独立领兵作战权力的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两种。其实不管是常设的将军还是不常设的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其级别都相差不大,都是两千石的高官,但权力差别却极大。裨将军、偏将军一般只能做副将,很少有做主将的时候。中郎将虽然有独立领兵作战的权力,但领兵数量也不多,一般情况下仅只数千人而已。

只有在遭遇重大战事,需要调集重兵作战的时候,朝廷才会加封将军位。事实上,若严格依照朝廷制度,只有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和卫将军这四个位比三公的将军才能被称为重号将军,但因为前后左右、四征、四镇、四安、四平等将军也是位比上卿的高级武将,且从名号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类将军都是坐镇一方的方面大帅,依制享有招收属官开府治事的权力,所以世人逐渐将这一类将军也归入了重号将军的行列。

至于其余的破虏将军、讨逆将军、伏波将军、荡寇将军、龙骧将军、扬武将军、扬威将军、楼船将军、游击将军等等名目繁多的将军位,虽然也是两千石的高官,也都有兵权,但除了领兵作战以外其他的待遇和权力却比重号将军差远了,因此只能称为杂号将军。

事实上汉庭对敕封将军是十分慎重的,除了大将军常由外戚担任之外,其余无论是重号将军还是杂号将军都不常设立。直到黄巾纷起,董卓乱政,诸侯之间连年征战,天下拥有将军名号的人这才多了起来,到如今已有泛滥之势。

杂号将军已经越来越不值钱了,便连重号将军也都快要人满为患了。

但无论如何,拥有一个重号将军之位,明正言顺地任命属官开府治事依然是所有武将的梦想。

孙策此番想要谋求的就是征东将军之位。

为了得到这个职位,孙策也是下了本钱的,一方面进贡朝廷的所有贡赋全部加倍,以显示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另一方面,孙策替自己的四弟孙匡向曹操提亲,以加强与曹操的私人关系。

张紘向曹操表露了意图之后,曹操权衡利弊,最终同意将曹仁之女许配给孙匡,以拉拢安抚孙策。但对孙策要求的征东将军之位,曹操却要求孙策先送其子孙绍入许都为质,然后才能给予赐封。

张紘不敢做主,只得连夜遣人送信回江东。

孙策正与吕布在南昌城下拉锯,得了张紘书信,于是招文武商议。随军征战的太史慈、秦松、韩当等都异口同声地反对送质子入许都。孙策还有些犹豫,于是遣使询问张昭和周瑜的意见。

周瑜回信道:“今群雄并起,各逞勇力,逐鹿天下。伯符据有江东,以吴越之众,长江之险,足可自守以观天下成败,何必委质于人?倘他日我军兵进中原,与曹操相敌,岂非陷质子于死地?如此自缚手脚,智者不为也!望伯符三思。”

张昭的回信也明确表示了反对的态度。孙策见麾下文武均不同意遣送质子,于是遣使告知张紘,令其回绝曹操,另想他法谋求官爵。

张紘在许都也没有闲着,四处拜访朝廷要员及四方名流,极力为孙策扬名,短短十数日间,孙策的名声在许昌已经十分响亮,人人都知道孙策以弱冠之龄扫平江东,战无不胜,所向无敌的英勇事迹。

等到张紘接到孙策传信时


状态提示:第七十三章 曹孙结亲暗生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