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341节 烈城 1
地环绕着铁道部大楼、军政部大楼、农学院大楼,完全就是一片连环碉堡群,互相通过堑壕、战壕、交通壕、地道进行蜘蛛网般的连接。奉命进攻这里的日军第108师团,因为原先的主力第2、第6师团等部都已经被打残,很快,第108师团也跟第2、第6师团一样了,硬生生地被打残了。

乌云般的硝烟间,大批日军在军官的嚎叫声中踏着遍地的瓦砾,扑向铁道部大楼,四辆金贵无比的式坦克在步兵人群前方缓缓推进以进行火力增援,日军步兵后方的迫击炮手和掷弹筒手开始用稀稀拉拉、断断续续的炮火掩护步兵。越是深入城区,日军炮兵就越不敢放手参战,无论是榴弹炮还是迫击炮,如果在某地方固定连续轰击或多门火炮形成炮兵阵地,几乎百分之百会在五分钟内遭到南京军的炮火压制,主要是来自紫金山和幕府山,南京城区完全在这两座山的炮火射程内,火炮几乎是“指哪打哪”,炮弹精确度极高,打得又准又狠,并且日军对紫金山和幕府山毫无回击之力,因为山上大炮都在坑道工事内,炮弹打过去几乎毫无破坏力,因此展开巷战的日军几乎没有真正的炮火掩护,日军的榴弹炮不敢轻易地出动,日军的步兵炮、山炮、迫击炮、掷弹筒也不得不分散使用,导致南京军的巷战工事受损程度不大,继而导致日军只能用血肉之躯硬碰硬。

亲自督战的第108师团师团长下元熊弥中将在交战区域边缘处举起了望远镜。

“轰!”一声后“啊”的惨叫声响起,一个日军士兵在一团霹雳中血水四溅地倒在地上,然后撕心裂肺地惨叫打滚,他一只脚不翼而飞,裤裆里和大腿处血肉模糊,因为踩到地雷了。南京军在城内埋设了近乎不计其数的地雷,都是那种堪称“缺德”的地雷,基本上炸不死人,但可以炸断一只脚,给日军制造了大量致残伤兵。日军大吃苦头,大批日军士兵因此而致残。

摸索前进的日军中时不时就有人踩中地雷,接着“轰隆!”一声闷响,一辆在石板路上缓缓开着的负责打头的日军式坦克突然像乘坐升降机般轰然坍落,尘土飞扬、碎石乱舞。下元中将心头一痛,同时恼怒不已,因为那辆式坦克开到了南京军的陷阱上,这个陷阱是这样的:一条平平整整的石板路,看似一切正常,实际上,其中一段路下面已经被南京军的工兵在事先挖掘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大坑,深达五米多,里面灌满了淤泥污水,大坑上铺着如假包换的石板,石板厚十厘米,非常坚固,日军步兵走在上面、日军汽车开在上面都没事,唯独日军坦克开上后因为重量太大而瞬间压碎石板,直挺挺地掉进陷阱里无法自拔。南京城内到处都有这样的陷阱,分散在各道路上。南京军自己当然知道陷阱的位置,日军浑然不知,所以频频中招。

“八嘎!快抢救战车!”那辆式坦克旁边一名步兵中队长声嘶力竭地指挥着。日军士兵慌忙展开抢救,有的开卡车过来准备牵引坦克,有的拿起缆绳准备拖曳坦克,有的拿起工兵锹、工兵镐等工具,准备挖开陷阱,在陷阱边挖出一条斜坡,让坦克可以被拖曳救出来。但在下一秒,撕裂亚麻布般的刺耳尖啸声响起,那是南京军独有的德制-34通用机枪的怒吼声,围聚在那个陷阱周围忙活着的日军齐刷刷地在惨叫声和瓢泼飞溅的血水血雾中手舞足蹈,超过三挺南京军的-34机枪一起“乘人之危”地对那些日军展开扫射,三挺机枪的位置都十分巧妙,有一挺是从一堆毫不起眼的废墟里伸出来的,有一挺是从一栋寻常不过的民房里伸出来的,还有一挺甚至是从一户民房的狗洞里伸出来的,狗洞外摆放着一堆花卉,完全掩盖住了里面的机枪。短短二三十秒内,陷阱边准备抢救那辆式坦克的几十个日军全部被射杀在血泊里,甚至还有几发南京军的迫击炮弹、掷弹筒炮弹呼啸着飞过来,又炸开一团团横飞的血肉,准得让日军毛骨悚然。日军的机枪、迫击炮、掷弹筒纷纷拼命开火还击,一顿扫射轰击后,恼怒至极的日军扑过去,三个机枪火力点处空无一人,成功得手的南京军机枪手早就撤退了,倒反是日军的机枪手、步兵炮手连续好几个突然脑浆迸溅,都是遭到了南京军狙击手的精确射杀,还有一发南京军的迫击炮弹同样精确无比地落在日军一个机枪组头上,炸得人肉碎片和机枪碎片一起四散飞舞。

“大队长阁下!”赶去寻找南京军机枪手的一名日军中队长急切地喊道,“这里有一个地道入口!”

赶过去的日军大队长果然看到了一个伪装成一口枯井的地道入口,黑森森的,深不见底,下面既没有亮光也没有声音,思考再三后,他命令这个中队长带着一个小队的士兵下去查看一下。五十多个日军陆续地用绳子降落进这个地道竖井入口内,很快,下面就传来了机枪的扫射声和日语的惨叫哀嚎声,下去的日军全部死在了里面。这些自投罗网的日军全部被退入地道内并且守株待兔的南京军用机枪扫射打死。狭小的地道里,日军根本施展不开,既进退不得又无路可逃,更加无法反击,完全是里面南京军的活靶子,被杀得血流成溪、尸塞地道。

这是南京巷战里的常事,日军经常会发现一些南京军地道网络的入口,进去的日军几乎无一例外地死在里面,因为里面的南京军就用机枪等着,对此又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的日军不得不在发现地道入口后进行破


状态提示:第341节 烈城 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