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683节 风波连连 3

“好的,我立刻就去办理。”易水寒向蒋纬国行礼,急匆匆地推门而出。

办公室里只剩下蒋纬国和萧爻了。蒋纬国深深地吸口烟,长长地喷出一个烟圈:“军师,我真希望第二次中日战争早点爆发,这样,我就能心无旁骛地去干我想要干的、我应该干的事情了,不需要陷入国内的麻烦了。我宁可面对日本人的百万大军,也不想面对国内的纷乱。”

萧爻点点头:“是啊,在战场上,敌人就是敌人、自家人就是自家人,子弹只会从正面射来,但在国内的纷乱局势中,敌人可能就是自家人,自家人可能就是敌人,子弹很有可能是从背后射来的,防不胜防。”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蒋纬国叹口气,“军师啊,我的部下居然会伤害我的家人,我真的感到…匪夷所思!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呢?伤害我的家人就是伤害我啊!”

“他们完全不这样认为,他们是为你好、为国家好,他们对你、对国家都是绝对忠诚,他们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有利于你、有利于国家的。”

“胡说八道!他们就不怕我要他们的脑袋?”

“他们已经做好了在你的愤怒、憎恶、仇恨中被你处决的心理准备,但他们无怨无悔,他们愿意为了你而牺牲他们的名节和荣誉。”萧爻看着蒋纬国,“为了你而去死,这其实不难,生命是宝贵的,但可以为了信念而牺牲,但为了你而不惜把自己变成一个令你都想要杀掉的罪人,完全地毁掉自己的名节和荣誉,甚至牺牲自己的良心,这太难了,远远地超过牺牲掉生命,可还是有人会做到的。将心比心地想一想,主任,你,为了祖国而牺牲生命,即为了祖国而让自己变成一个死人,你是可以做到的吧?但是,为了祖国而牺牲自己的名节、荣誉、良心,即为了祖国而让自己被祖国抛弃、变成一个恶名昭彰被同胞唾骂的人,你做得到吗?”

蒋纬国一动不动地坐着,只有香烟的烟气在飘动着,半晌后,他无奈地道:“我做不到。为国而死,我虽然怕死,但还是做得到的,但为了国家变成一个人人唾弃的败类,我做不到。前者,我为了国家,死了,历史书上会记载‘蒋纬国是一个英雄’,后者,我还是为了国家,死了,历史书上却记载‘蒋纬国是一个千古罪人、败类、人渣’,我死不瞑目啊!名节没了,这比生命没了更加痛苦一万倍!”他随之有些烦躁,“军师,你扯了这么多,到底想要说什么?”

萧爻再次露出一种意味深长的表情,语气也变得耐人寻味:“日本天皇,在明治维新前基本上都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象征物,但明治天皇在明治维新中收回了实权,让天皇成为日本真正的掌权者,随后,明治天皇病死,体质多病、精神虚弱的大正天皇继位,从而产生天皇无力掌控权力的真空期,而在明治时期,日本迅速发展,又对外打赢了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使得一批军头、财团、门阀在日本军政商三界里崛起,明治活着的时候还能压住他们,但在明治死后并且大正虚弱无力,这些军头、财团、门阀就逐渐地掌握了日本的实权,大正之后,裕仁登基,裕仁继位后发现日本的军权、政权、财权大部分都被那些元老重臣掌握着,至于他本人,则已经被半架空了。裕仁当然不甘心,于是处心积虑地展开了夺权,他从大局角度出发,使用的是温和的、渐进的方式,因为他如果使用太粗暴、太直接的手段,搞不好可能激起那些元老重臣的反弹,客观上,裕仁考虑得非常周全,手段也是正确的,可是,有这么一群人却没有考虑这么多,这群人就是‘皇道派’。皇道派,是日本军界里的激进派,他们极度崇拜天皇并且憎恨日本的那些元老重臣‘窃取了’天皇的权力,所以他们后来发动了‘二二六兵变’,使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刺杀方式,除掉那些窃取天皇权力的元老重臣,把权力归还给裕仁天皇,实施他们心中的‘昭和维新’,由裕仁天皇领导他们对日本进行全面改造。你说,裕仁得知此兵变后是什么心态?可以肯定,那些发动兵变的皇道派分子是绝对忠诚于裕仁的,他们的目的跟裕仁本人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从元老重臣的把持中将权力夺回来,还给天皇即裕仁,按道理,裕仁应该嘉奖皇道派,但事实恰恰相反,裕仁在第一时间下达了镇压命令,他毫不犹豫、冷酷无情地命令军队消灭那些忠于他的皇道派分子。为什么?因为皇道派虽然忠于裕仁,目的跟裕仁也是一样的,但却在客观上破坏了裕仁的大局计划,反而给裕仁帮了倒忙,裕仁无法容忍这种忠诚但却愚蠢并且自作聪明的部下。皇道派就像清末的义和团,虽然打着爱国的旗号,虽然做事动机确实也出于爱国,但行为却是不折不扣的祸国,这样的爱国者、这样的部下,哪怕再忠诚,都是坏事的。”

蒋纬国按灭手里的烟蒂,再度点起一根香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的军队里、我的部下里,也出现了类似于皇道派分子的那种人。”

“甚至出现了类似于皇道派的组织。”萧爻点点头,“主任,这几年来,你为国为民的功绩实在太多了,你简直创造了奇迹,凭一己之力就扭转了这个国家的命运,世人有目共睹,在你展开奋斗前,我国是什么样子?内忧外患、时局动荡、社会混乱,外有强敌在虎视眈眈、不断蚕食,内部则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经济凋敝、


状态提示:第683节 风波连连 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