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一个锦衣卫的新百户,下面有的是人盯着那个位置。

很快范府发现,随着他们处死张芝母女两人,并未让新来的知府楚东离收手,反而是变本加厉的盯死了他们府里。

家主大老爷预计再这么下去,不出一个月,范府家产必然被宣州其他家族吞噬一空。

这短时间里,新上任的知府盯死了自家,其他大户人家趁此机会,大肆吞并范家生意。

目前为止,范府的酒肆全部关闭,丝绸生意寸步难行,连上千亩的桑田,都因为知府开的巨额罚单,赔了出去。

上千的工人佃户家仆,散了七成,范府实在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可恨的是李德新那个范府的外甥,听闻此事之后,竟然还建议范府迁移到京城去避一避?

范府还有唯一的一个进士,远在福建就任一地县令,这几年屡遭受小鼓倭寇肆略,政绩两次连续下等。

白白花了万两银子出去,正在为前程焦头烂额的时候,接到老家来信气的差点吐血。

想到自己的前程,想到老家的家底,这位范县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找人接洽那小鼓的倭寇。

指点那些倭寇,直奔宣州,连沿途的卫所都尽量给人标注出来,更何况只要一艘快船,就能从福建沿海,沿内河直奔大明腹地宣州府。

为了吸引这股倭寇进入宣州,他将宣州的财富渲染成遍地黄金。

报仇雪恨!

他要让倭寇杀了楚东离这个狗官,要让所有侵吞范府生意的那些人家,都跟自家一样,失去生意失去家产。

另外还有一点,只有倭寇横行到了大明腹地,皇上跟那些京城的高官,就不会睁一眼闭一眼的看着沿海遭受倭寇横行,自己身为沿海的小小县令,便再也不用因此落个下评了吧?

要完蛋,那就大家一起完蛋!

青云镇来人让萧苏琪过去,钦差大人即将亲眼证实新粮食红薯的亩产了,因此董直按照爹临走的意思,将萧苏琪请了过去。

爹在皇上面前,已经将红薯的功劳,堆放在了萧苏琪身上,因为那一阵子,太子正在对付萧苏琪,不得已,违背了萧苏琪的本意,将她的名字上了折子。

萧苏琪对此事已经知道缘由,在青云镇来人的时候,自然是带着儿子女儿,奶娘赵瑶瑶一起返回青云镇的家。

楚东离不可能有功夫陪萧苏琪一起回青云镇,楚东离正在谋算他的宣州大业。

范府的田产几乎全部空了出来,原本范府的佃户,得到了最大的实惠,楚东离直接将范府的田产,免费分给了这些佃户。

理由很强大,这是替范府在弥补这些早受多年委屈的百姓,其余百姓只能羡慕范府佃户。

宣州其余大户人家,也只是可惜范府的几千亩田产没有被自家买下来而已。

这些大户人家,目前为止还以为楚东离如此对待范府,是因为震怒,为妻子报仇,大家因为或多或少都占了范府倒霉的便宜,便也没人为范府说一句话。

范府留下来的佃户,因为获利最直接,更是逢人便称颂楚东离的政绩,青天大老爷啊!

楚东离此时却是在数着日子,前世记忆中的倭寇横行,即将开始,不仅仅沿海地方,便是连腹地富饶之地,也有好些地方,遭受了倭寇肆略。

楚东离陷入了良心拷问的难处。

若是当不知道这件事,倭寇只要进入宣州府,首当其冲的便是宣州府的这些大户,烧杀抢掠之下,这些大户在灾难之后,说不定十不存一。

那个时候大户人家的大量田产家产,自然而然的就再次回归到最底层的农户手中,皇上希望的三成赋税,自然也有了。

但明明知道倭寇即将横行宣州府,自己这个父母官,却装聋作哑,这很难过得去良心。

自己终究做不到为了皇上的心意,罔顾一地百姓生死。

在没有倭寇来的情况下,自己这个父母官举刀杀向本地大户,都没有半点良心过不去的情况。

“慕师爷,亲自将这些请帖发到每一户,请每一户的家主前来议事!”

最终楚东离做出决定,跟这些大户摊牌,直言让每一户,退让一半田产给各家佃户,由自己领头组织这些佃户,保护各家安全,免遭倭寇杀害。

同时,楚东离给安全省布政使去了折子,用邸报上的信息,推测倭寇可能横行到宣州甚至安庆的可能性。

当然,隔壁的荆州府自然也得去信一封,关键是苏琪跟长平那边,绝不可能马虎,甚至楚东离直言让她跟方冲好好商量对策,保护青云镇的百姓很家产。

楚东离相信,只要方冲得了自己推测的消息,他比谁还担心长平的安危,由他调动锦衣卫来保护青云镇,自己就少担心苏琪母子三人了。

自己老家那边是不会有倭寇去的,倭寇能肆略的大明腹地地方,无一不是内河沿岸。

而且内河都是联通大海的。这样,既便于倭寇抢掠财物,也方便他们见势不妙逃跑。

至于自己治下的四个县,楚东离也含糊措辞的各发了一份推测的建议信,信与不信,全在各家县令。

楚东离相信,重生回来的吴金枝,肯定是会相信的,青田县想来不会遭受太多肆略。

当晚的大户家主全部到场,咋听知府让他们将家中一半田产交出来安抚家中佃户工人,由那些佃户工人死命保护他们抵抗倭寇的理由,简直震惊了这些人。

上百个的家主中,绝大多数人是不


状态提示:208 杀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