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楚门骄探>第67章 为了不想忘却的纪念
接触的模样。这孩子,怕是一开始就把你当成了相熟的人来看待。”

青二十七埋下头。

其实她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在生人面前一个样,在熟人面前一个样;许多人都意外相熟后的她竟是完全另副性格。

可是陆听寒,他也是如此么?

如果这是真的,他一开始就打开了心门在等她,而她却没有意识到他的邀请,或者说,还贪恋外面的世界。

她应该接受他么?

陆老爷子比青二十七多活了六七十年,有什么看不出来?

他不再提这个令她为难的话题,只淡淡地说起陆听寒在这里的生活经历。

——他虽沉稳,也有调皮之时,曾在那块山石磕破了头。

——服伺他的大丫头出嫁,他躲在房里一天没出来。

——父母亡故后,他封锁内心,不再习武,终日诗词度日,却在十三岁那年突然决定拾回家传武学。

——十五岁,与辛弃疾相识,感其人其义,立誓一生相随。他后来果然守约践诺,为辛老奔走送终。

…………

说到辛弃疾,老爷子的感叹特别多。陆游和辛弃疾,是这个时代的双生儿,均亦文亦武、壮怀空负,而斯人却先他而去。

青二十七在心里悄悄地说,辛老的逝世固然令人伤心,却令陆听寒放开了背负的重担、能够去做他真正想做的事吧?

可这句话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的。因为太没人性、没良心了。

话虽如此,这样的想法却挥之不去。

陆听寒对北伐之事,一直都只有四个字:“勉力为之。”这四字青二十七深有体会,因为她也是如此,勉力为之,但求无愧。

与其说让自己甘心,不若说是给别人一个交代。

沈园夏至,蝉声初起。青二十七一边听陆老爷子说,一边恍惚地走了神。

开禧二年五月十八,陆游在述说中停下来。

前面不远就是闲云亭了,赵蓓正在那里烹茶。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陆老爷子叹了一口气:“蓓儿的这气质,实在似及她。我几乎要以为,这是她转世投胎而来。”

他是在说唐婉。

青二十七想也没想便说:

“一点一滴相思意,一生一世痴心人。能记住一年,两年,十年,已是难能可贵。

“世间有几人能如老爷子这般,对一个女子五十年始终念念不忘?”

“啊。”陆老爷子转身面向青二十七,睿智而深邃的目光在青二十七身上转了一转,露出令人玩味的笑容:“果然世人都是这样认为。”

“难道不是吗?”如若不是,他这一生所写怀唐婉的数十凄婉诗词,又做何解?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是怕自己忘记啊!”

如醍醐灌顶,青二十七一下明白了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抬眼回望他的目光。

一切尽在不言中。他也了然了她的了然。

为他生下数子的王氏夫人数年前亡故,他为她所做诗文少而世不流传。

然而,那才是真正的一生一世,那才是真正的此生无憾!

赵蓓盈盈地走上前来迎接他们。

她是所有士子渴求的那一型女子,可此生却与江湖草莽南承裕交缠在一起。

不晓得她是否也会像陆游一样,为了不忘而做些什么。

三杯两盏茶后,青二十七道出了此来目的:

“蓓儿姑娘,我一直有个疑惑,你联中的御碑,仅是为了对上联之西湖生造出来的,还是确有其碑?若有其碑,碑又在何处?”

赵蓓斟茶的手停住,抬眼看青二十七,眼中泪意涌动:

“青姑娘视事细微。御碑确是真事。乃我最后一次见南承裕之地。”

青二十七:“听‘梦西湖’的掌柜方百味说,南承裕死前几天,他自己有所预感。他有对你说什么吗?是否说到有人要对他下手?”

赵蓓轻轻拭泪,摇了摇头:“没有。我最后住的那山谷在青龙山中,不远处是他镜湖水寨所修善人桥的工地,他来看我还算方便。

“那天送我离开山谷来陆府,途中经过一块御碑,停下来休息。算来那是我与他正常交谈最久的一次。”

也是他们间的最后一次交谈。

这次交谈听来无甚奇怪之处。

大宋高宗皇帝在绍兴府呆过很长时间,也是他将原为越州的绍兴升为府。

绍兴府不但是先帝陵寝所在,也曾是皇家大族的聚居地。

虽然时过七十余载,宗室如赵蓓家多有败落,但毕竟与其他的地方不一样,皇家事物较为常见。

那天,南承裕问了赵蓓两个问题:忠义如何两全?爱恨可否两分?

赵蓓哑口无语。

这就和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样,属于千古一问性质的问题。

那天的南承裕心事重重,显然这难题难住了他,而后不久,命丧黄泉。

爱恨两分,那自然是他与赵蓓的爱恨情仇,忠义两全,是在说许立德及镜湖水寨么?

他以一死来解答这两个问题,也卡住人们对事件背后的探求。

开禧二年五月十八,青二十七将那牵扯了南承裕与赵蓓生死爱恨的锡壶交给赵蓓留念。

赵蓓终于放纵情绪,失声痛哭。

青二十七突然有点羡慕她能有此一哭,因为她始终无法放松自己。

问清御碑所在,告别陆游赵蓓,告别沈园,青二十七继续往前。

她告诉自己,不要沉溺在他人的故事、他人的


状态提示:第67章 为了不想忘却的纪念--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