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穿越重生>大唐承包王>第630章 李宽灭佛(终)
奏折上的事,当日本王到玉华宫,就因本王打扰了在肃成殿中讲经的玄奘和尚,玉华宫正监便直言本王找死,你们说说,这是不是对本王不敬,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还要本王来告诉你们。

再说和尚******女一事,当时有不少百姓亲眼所见,难道本王还会说假话不成,诸位可随时去打听,况且今日你们尊崇的玄奘法师也在,你们问问他,本王有没有虚言。

至于侵占百姓田产,不事生产等等问题,诸位不知道去打听打听?”

见殿中无一大臣开口,李宽继续道:“天下佛寺有多少,天下僧侣有多少,诸位可曾知晓,你们可曾了解过这些僧侣平日吃穿用度是多少,他们吃穿用度所费钱粮有多少,这些钱粮又是从何处而来?”

都是朝堂官员,谁会没事打听李宽说的这些,所以众人再次被李宽问傻了。

“诸位都是朝中大臣自然不会过问,当然,本王也从未过问,但本王昨日拜访了胶东王叔,本王从王叔手中拿到了一份数据。

天下记录在案的佛寺一共两万五千六百四十七间,记录在案的有度牒的僧人有三十七万余人,按照如今大唐最贫苦人家的吃穿用度来计算,就算一天一文钱,每日僧侣用度便是三百七十两银子。

当然,你们会说整个天下的僧侣一天才用三百七十两不算多,但你们仔细算算,一年下来僧侣所耗费的钱财便是十三万余两银子。

天下间还有尚未记录在案的佛寺有多少,尚未拥有度牒的和尚又有多少,一共得有四十万人吧!若是按照四十万人来计算,仅仅所耗费的钱财便有十四万余两银子。

而且这还是在僧侣不事生产的情况下计算的,若是这四十万人参与到生产之中,又会有多少钱粮,本王就想问诸位大臣一句,你们可曾想过僧侣带来的损失有多少?

再加上修建佛寺所耗费的钱粮,算了修建佛寺耗费的钱粮本王都懒得计算了,就说说每年佛寺的修缮,总得要五两银子吧,五两银子也就是十万余两了。

前前后后,单单这些就有二十余万两银子了,一年二十余万的银子从哪里来,难道就仅凭香火钱,诸位大人相信吗?若是没有寺庙侵占百姓农田谋取利益,本王把自己这颗头砍下来。

而且,你们要记住这些银两还只是一年,若是五年、十年呢,十年就是两百万两银子,那是银子不是铜钱。

一个个的说什么为国为民,却眼看着四十余万的蛀虫在啃食大唐的血肉,你们有什么资格说自己为国为民?”

从未有人去计算过天下僧侣有多少,也从未有人想过天下僧侣所耗费的钱粮有多少,如今听到李宽这般的粗略计算,别说朝臣,就是李世民也瞠目结舌,要知道他展开一次国战所耗费的钱粮亦不过如此吧!

李宽没打扰众人,而是走到李渊身边,端起李渊边上的茶水猛灌,嘀咕道:“说了这么多,说的我口干舌燥。”

众位大臣不言不语,殿中的玄奘和尚终于忍不住了。

“殿下,天下佛门导人向善,教人行善,那教导之功又该如何算,殿下的算法有失偏颇。”

“本王偏颇了吗?本王没有,本王从未说过要让你们佛门灭绝,也从未说过推毁所有佛寺,你们这群僧人之中还是有好的,这点本王是承认的。

但不可否认整整四十万余万僧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佛门败类,他们有些人是为了躲避赋税而出家,有些甚至有可能是某县通缉的逃犯,出家之后窃占农田,******女,这样问题,你敢说佛门没有。

本王要求彻查天下佛门有什么不对,本王帮你清除佛门败类有什么问题,本王为了大唐越发强盛,难道还有错?”

“没错。”李世民大喝一声,给整个事件定下了性质,沉默了一会儿,才继续道:“既然说了那么多,就说说对佛教的处置办法。”

“下令各州县官员,彻查寺庙田产和僧人,一旦发现问题下狱问罪,罚没田产,犯法僧人送往荒地屯田。

微臣不反对大家信佛,但天下寺庙和尚却太多了,得要有个规矩,最多不得超过一万间佛寺,每间佛寺最多不得超过二十人,既然是号称清修就应当有个清修的样子嘛。

如今已有的僧人经彻查之后,若剩下僧人还超过二十万,那便将年纪在三十岁下者勒令还俗,不还俗者与犯事和尚同罪论处。

当然,若是能控制在十万人左右那便最好了,毕竟还是得为后来的出家人留个机会。”

话音刚落下,龙椅上的李世民便道:“传旨各州县官员,彻查各地佛寺,鸿胪寺会同大理寺、刑部,审讯僧侣,按照楚王的意思办,朕希望看到的是天下僧侣只有十万人,你等可明白。”

“臣等遵旨。”

国家机器发动,哪怕拥有四十万左右教众的佛教在国家机器面前也无法抵挡。

其他地方的情况如何,李宽不知道,但是在长安这一亩三分地上发生的事李宽还是知道不少的。

在李世民下旨后的第二天,长安城周边的县令便开始了排查,像似会昌寺这样香火鼎盛的寺庙光是上等的农田田产就拥有百余亩,更别说还有其他产地。

而且从寺庙中搜查出来的无度牒的僧人不在少数,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是所谓的高僧之类的亲眷,所以没有度牒依旧在寺庙里过着逍遥无忧的日子。

至于涉案人员,比如******女者,不算多,因为报案的都是


状态提示:第630章 李宽灭佛(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