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唐马王爷>第1129章 私报公仇

有人说,只要英国公在朝会上提出,他便一定要附议。

高审行的那些兄弟们都不好开口,生怕几句谦虚的话,也会打断这个重要的话题。

高审行看看今天到场的,赫然有中书令褚遂良、江夏王爷李道宗,连赵国公长孙大人也来了。

长孙无忌是申国公高俭的亲外甥,与高审行兄弟正是表亲,因而他的到场就更有些了走亲戚的意味。

只是长孙大人并没有随声附和,给人的感觉就像高履行这些人一样,不打断,也不跟风。褚大人也不说话,只是微笑着看着说话的人,仿佛还在笑容里多了些鼓励。

李士勣道,“原中庶子刘洎已不必再说他了,下官真觉得高刺史合适。”

高审行回应道,“太子殿下说在下高风亮节,其实这有什么呢?我们这些在边疆摔打过的官员,哪个不是这样!近的如英国公就很令本官欣服,”

李士勣连忙客气,说着“惭愧”,

黔州刺史再当众道,“卫国公退养之后,谁不知在军事上,我们大唐全仰仗着英国公?但我们再来看一看英国公,甘居侍郎之职无怨无悔,给那些小辈们让路,只作个幕后的英雄……”

李士勣心说我早就委屈过了!

不过高审行的出现,真的在英国公的眼前闪现了一丝亮光,这么说来,两个人年纪差得不算多、简直同气相求了。

李士勣还要客气几句,忽然发现大厅中气氛一滞,众多官员们脸上都现出严肃的表情来。

他往门口一看,鹞国公高峻面无表情地进来。

高审行也住了话,高峻一进来,脸上便换上了笑意,先与赵国公见礼,再与江夏王见礼,再与中书令见礼,然后是兴禄坊的几位伯父、其他的官员。

气氛一下子就转到了一板一眼的官场走动上来,客气而热烈,没有人再提中庶子的事。

王府长史高真行,忽然又把中庶子的话头引起来,儿子高岐多年停滞不前,却因五弟一句话而升职,高真行不能不替兄弟说话。

在兴禄坊,老四高真行的品阶仅次于大哥和五弟,他说这个正合适:

“审行,我看你就是太谦虚,大丈夫总要勇于任事,难道是全为着自己的荣耀?英国公岂会乱讲话呢?”。

有人偷偷去看尚书令,要从他接下来的表现上再揣摩一下真实的意图。

将高峻在朝堂上说的、和在家里说的两相对照,才能看出他到底支不支持自己的老子出任中庶子了。

尚书令果然问,“四伯,不知你们说的是什么事呢?”

褚大人代答道,“我们正在说到太子中庶子的位子,自审行兄到长安后,总该填实了。”

尚书令听了,淡淡地回应道,“褚叔叔,还是不要在这里提此事吧,中庶子又不是个等闲的职位,那是该皇帝陛下考虑的事情,”

尚书令一句话,无疑就否定了中书令的话,这让褚遂良有点不得劲儿。

但人家又当了这么多的同僚,称呼自己为“叔叔,”便是表明:这里只是在朝堂之下,他说什么,褚大人不必介意。

对于高峻的态度,高审行心里生出一股怒气忍了再忍,几乎就在脸上表现出来。心说你不支持也罢,但不能这样说话,这与明确告诉来访者免提此事有什么区分?!

高峻也不看高审行,转而朝向江夏王李道宗,冲着郡王爷感谢文成公主赠送给夫人柳玉如的斗篷。

文面公主是江夏王爷的女儿,将两件价值连城的斗篷一件送给太子妃、一件送给瑶国夫人,人人心中都会有个掂量。

如果斗篷只有一件的话,只送柳玉如、不送太子妃绝不正常,只送太子妃不送柳玉如又显然不是文成公主所愿,这才送了两件,谁能不明白太子妃那件才是掩饰?

安氏便怂恿道,“玉如,何不穿穿看?让姐妹们也欣赏欣赏。”

柳玉如看了看满座的来访官员。不好意思地回道,“三嫂!可是一会儿就要吃饭了……”

酒宴已摆好,众人入座,真就好一阵子再也没人提什么中庶子的事了,人们你敬我、我敬你,敬皇帝、敬太子。

尚书令果然是一副内外有别的架势,凡是比高审行年纪大的,他都从头一一敬到了,每次都是满盏满饮,气氛渐至活跃。

高审行气不顺,高峻进府第一句话,便暴露了这小子一直以来的真实意图,料想日后、在朝堂上也不大有人敢起这个头了。

从三品的职位,走到底下州县几乎就是代表着长安,跺一脚连城门楼子都要颤上三颤,那是随时可以觐见天子的大员!

哪个男人不朝思暮想这样的地位呢!你给老子说说看,难道我高审行总要借助你这个朝不保夕的儿子?

哪个儿子会执意地阻断老子的升迁??你真想拿高风亮节这根绳儿捆我,它在功名面前就算个屁!

但大过年的万一发作起来,破坏了气氛不说,也让人看出自己再在意太子中庶子这个职位了,那便与高风亮节不匹配了。

恰巧高峻又把酒敬到黔州刺史面前来,高审行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也不端杯,冷着脸问他道,“金善德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次,人们看到高审行是真生气了,而许多人对新罗国女王的来访目的一直有些额外的猜测,几个人都看向了这对父子。

高峻一下子愣住,举着杯在那里一时说不出话来。

高审行埋怨道,“添人进口,在哪一府中都是大事一件


状态提示:第1129章 私报公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