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日月宏图>章七四 吴、祖降清
“长伯,如今这形势,大舅是没了法子,你觉得当如何做,才能保住你我两家基业啊?”

吴三桂道:“北府不给活路,咱们关宁军除了降清,便只有南渡一个法子了。”

祖大寿连连摆手:“万万不可南渡,咱们两家有如此权势地位,靠的便是麾下这几万关宁军,如今北府军团在外,如果仓皇南渡,怕是连一万人都带不走啊,去了南京,也是为南朝奴仆罢了。”

“若是降清,还能保住手中权柄、大半基业,日后局面有变,也有反正的可能啊。”祖大寿又说道。

吴三桂却沉默的坐在那里,祖大寿见他不说话,急迫的说:“长伯,这个时候了,为何还如此犹豫,有什么话便说了吧。”

“大舅,三桂愿意代表关宁军去盛京洽谈此事,只是........。”吴三桂话没有说完,就被祖大寿抢了过去,他说:“长伯啊,你糊涂啊,事急从权,大舅还如何怪的了你呢,你我两家本是一体,你又是年轻一辈最出挑的,日后两家的担子你得一肩挑,还有什么不能决断的呢。”

“大舅也是知道,咱两家在清国能得什么地位,还得靠眼前这一仗,你且去吧,山海关交给大舅,另外告诉你父亲,派遣兵马把辽民先往东撤,带不走的都扔掉吧。”祖大寿最后又说道。

广宁。

自从挫败了多尔衮的叛乱,伏击了硕垒之后,皇太极并未返回盛京,而是率领大军前出广宁,皇太极很清楚,多尔衮的失败必然引来北府军团的进攻,只要北府不放弃京师,那么肯定首先要拿下山海关。

只有拿下山海关和蓟镇一线长城,才拥有立足京畿的资本。

如今皇太极麾下有三万人马,俱是清国之精锐,只要前出,未必不能挫北府之锋于山海关城之下,但皇太极按兵不动,就是在等关宁军顶不住,再行招降。

如今祖大寿已经来了三封信,第一封时永平府三城尚在其手,只是要求按三方合议,在大宁卫方向予以配合,而第二封的时候,北府军团兵临山海关,祖大寿扣下了原本属于清国的粮食,并要求大清支援,到了第三封,祖大寿已经卑躬屈膝了,皇太极在等,等关宁军丢了山海关,再行招降。

皇太极刚打发了祖大寿的使者,正于帐中休息,忽然索尼走了进来,道:“主子,吴三桂求见?”

“吴三桂?”皇太极微微一愣,心道祖大寿怎生把他派来了,难道山海关已经丢了。

皇太极坐起身子,让身边的仆人拿来衣服,索尼接过衣服,一边服侍穿衣,一边说:“说来也怪,吴三桂只带了几个亲随,通报了姓名便跪在了城外。”

“当真?”皇太极忽然抓住了索尼的手,诧异的问道。

索尼点点头:“确实如此,奴才还去看了一眼。”

皇太极哈哈大笑,肩头一抖,袍子落地,他顾不得穿鞋子,跑出帐外,紧跑慢跑来到了城门之外,却见一年轻将官跪在地上,皇太极连忙迎了上去,握住吴三桂的手,激动说道:“吴将军这是何故,这是何故啊!”

吴三桂抬头看了一眼皇太极,不知眼前这个胖子是谁,索尼道:“这是我大清国皇帝陛下。”

吴三桂连连叩首,拜倒痛哭,说道:“三桂蒙受国恩,据守边墙,乃是悯我大明百姓免遭兵祸之苦,全无与大清对抗之意,数十年来,皆是如此,奈何北府孙贼强霸,叛我大明,占我京师,挟我天子,如今兵发山海关,天下万民遭受罹难之苦,三桂实在不忍,万望大清皇帝陛下解我百姓倒悬之苦,三桂愿永为大清之臣,为英主所驱使。”

皇太极扶起吴三桂,说:“过去的事,休要再提了,昔日敌对,你我身不由己,从今日起,吴将军与我为一家人,切勿生分,切勿生分啊!”

说着,皇太极执吴三桂之手,一同走向广宁城内,吴三桂却连道不敢,见皇太极的脚因踩了沙石而流血,当即牵来自己的马匹,跪在地上,以手为凳,侍奉皇太极上马,牵马而行,进入城内。

进得城内,皇太极入帐更衣,不多时,执吴三桂之手赶往大帐,帐内各旗主王爷和蒙古王公已经分两班列好,躬身施礼,吴三桂连忙道:“诸王亲迎外臣,折煞三桂了,真真是.......受之有愧。”

皇太极拉着吴三桂进入帐中,高举吴三桂的手,面朝诸王说道:“诸位,吴将军盖世豪杰,忠于上,有将帅之风,今日喜得吴氏英杰,乃我大清之福!”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诸王皆是跪拜。

皇太极当即道:“诸绅免礼,今日吴将军来投,我大清当以国礼待之,从今日起,吴将军便是我大清的平西王,位同八旗诸王!”

“谢皇上厚赐,微臣当竭尽全力,为大清效忠。”吴三桂当即叩谢。

待诸王坐定,皇太极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说:“平西王为辽镇豪杰,却是心神不定,只因孙贼凶狠,寇关山海,济尔哈朗,鳌拜!”

济尔哈朗站起身,皇太极道:“济尔哈朗为主帅,鳌拜为副帅,领八旗前锋两万,速速西进,救援山海关,北府贼军凶狠,以护持关宁友军为上,其余兵马为后继,随我一道兵发宁远!”

诸王纷纷领命而去,吴三桂激动异常,不仅没有想到皇太极会如此礼遇,而且立刻发兵,当即跪下叩谢,说:“皇上,末将愿为先锋,随郑亲王一道西去。”

皇太极微微摇头,说:“兵凶势危,怎敢让平西王犯险,如今


状态提示:章七四 吴、祖降清--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