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仙侠修真>鸿渐于陆>第三章 寒夜烛残火明
出来,到了他的身旁。

李林甫看了他一眼,很是欣慰地说:“公辅,以杨国忠的眼力居然都没发现你,看来你的功夫又长进了不少啊。”

元载木然地摇摇头:“那是因为我强忍着动手的念头,否则我杀机一现,他立刻就会察觉了。”

“还是想杀他?”

“当然了,”元载将牙咬得直响:“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若不是您不让我出手,我早就跟他拼个你死我活了!”

七年前,时任大理评事的元载无缘无故地被外派出京,过了半年才回京述职。没人知道这半年发生了什么,但人们都知道元载回京后没多久,就成了太子的亲信,官职也很快地升到了大理司直。

而真实的故事,却隐藏在最深的黑暗之中……

天宝元年,屡试不第的元载终于借着皇帝征求精通道家学说者的机会,应试高中,被授予了邠州新平县尉的官职。

之后的三年,元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按部就班的从新平县尉升到了黔中监选使判官,又从选使判官升到了大理评事。

并且,他也如愿以偿地过了岳父的关,娶到了青梅竹马的恋人为妻。他的未来,看上去是那么的光明。

然而天宝四年的一天,刚刚成为国舅的杨钊来大理寺办事,刚巧见到了来寻丈夫的元载之妻。杨钊早年放荡无行,所接触的女子大多是粗俗放荡之辈,哪见过这样温文尔雅的女人?他顿时就被迷住了。

那时杨钊的行事远比现在放肆。当天夜里,他便纠集了一帮杀手,直接冲进了元载的家里。

一番恶战之后,元载身负重伤突出重围,幸好在昏迷前遇到了曾与他有过师生之谊的邹珣,被他带往了竟陵,这才捡了一条命。后来便有了他借李静忠之力重返长安,但又转而加入太子阵营之事。

知道这些事情的人,屈指可数。

然而即便是这些自以为了解内情的人也不知道,元载与李林甫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元载参加的那场策试,主考官便是李林甫。而元载返回长安后,又是在李林甫的暗中帮助下,才顺利地脱离了李静忠的队伍,加入了太子的阵营。

至于元载的妻子,自然在他第一次离京之时便被杨钊霸占了。但杨钊本就是图个新鲜,没过几天便玩腻了,自然就冷落了她。那女子被人霸占,本就心中苦闷。再加上杨钊之妻霸道蛮横,没过多久,她便郁郁而终了。

看着元载满脸的恨意,李林甫叹了口气,用温和的语气安抚他:“再等等,要不了多久这天下就要变天了,到时候想让他死,简直是易如反掌。”

“变天?”元载微微皱起了眉,“您是说,朝廷敌不过安禄山?”

“现在还可以,但等安禄山的势力再大些,朝廷就难以压制了。”李林甫无奈地说,“况且我观杨国忠此人阴险有余,狠辣不足,是对付不了安禄山的。”

李林甫原想说到这儿便停下,但见元载面露不解,便继续解释道:“我刚刚问他对杨家与东宫的关系作何打算时,他从头到尾也没露出半点杀机。除非他掩饰情绪的能力已经能瞒过我,否则他就是从未想过除掉太子之事。韩国夫人的女儿崔氏已经嫁给了广平王李俶,但两家的关系却没有丝毫改善,所以太子是绝对不会与杨家和解的。这样下去,朝廷便会内斗不休,不断地消耗力量。此消彼长,这样的朝廷又怎么与安禄山相抗呢?”

“不过那一天我是看不到了,也不是算是有福还是无福。”说着,他将期许的目光落到了元载的身上,“到那时,重整乾坤就要靠你们年轻人了。我死后,你就全心为太子谋划吧。据我推测,若朝廷近两年没什么大的变动,那么安禄山起兵初期定会势如破竹,那时就有人对杨国忠下手了。陛下老了,杨国忠一死,朝廷的力量便会集中到太子身上。那时若蓄势反击,就必然能够取胜了。”

神色笃定地说完了这些,李林甫望向元载的目光便又变回了期许:“公辅,还要记得与太子之后的储君多走动啊。当今太子并非长寿之相,等到他之后的储君登极,凭着对他的辅佐之功,你的宰相之位就坐得稳啦!”

此时,烛台上的蜡烛只剩下烂泥般的一滩了。但上方的烛火却愈发明亮。

“我不想当什么宰相的。”元载幽幽地道,“我原本只是想过好自己的日子啊!”

说完,他一把扯开了房门,无声地融入了门外的风雪之中。

望着他消失的方向,李林甫静默了良久,才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了一句话。

“我也是啊。”


状态提示:第三章 寒夜烛残火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