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非攻’,特别重视防守,研究城防战术多年,自然透彻其中的要义利害,思考的相当慎密,万无遗漏。”

公输般说:“虽然师兄守城的本领卓越,可是在我看来,守,不如攻,固守一座城池,是死地,处于劣势,粮草得不到补给,兵员和器械逐渐损耗,只会越来越少,物资准备的再充足,却不能继续生产,伤亡的士卒也得不到安葬和很好的治疗,时日久了,军心也很容易动摇,如果敌人使用伐心之术,极易发生内乱,不攻自破,如果没有强大的外援,就是再坚固的城墙,再精妙的防守,也会被最终突破,只不过是早晚的事罢了。而进攻的一方,粮草和军队都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各种攻城方法可以自由的选择,守城只有被动的挨打。即使久攻不下,还可以围而不打,拖垮敌人,即使攻伐不下,什么时候想撤军,也是很灵活的事,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攻与守孰优孰劣,师兄难道真的不清楚吗?”

“唉。”墨翟叹息一声,“我又何尚不知攻与防的优劣呢,只是我反对杀伐,主张‘非攻’,提倡固防,也是万不得已的事啊。”

回到公输般府上,公输般说道:“师兄的心愿已经达成,再没有什么忧虑,就在我的府上住下,各处游玩一下,看看楚国的人情风物,咱们也在一起叙叙旧,回忆一下少年时光,岂不美好。”

墨翟说:“多谢师弟美意,我也正是这个想法。”

腹黄复出来询问结果,墨翟神情清爽:“大功成矣!”要他去客店去取行囊,说要在公输般府中常住几日,歇歇千里奔波的劳乏。腹黄复自然高兴,乐得在左尹府中享受几天丰镐的饮食。

趁公输般不在,墨翟悄悄嘱咐腹黄复:“告诉邓陵子,让弟子们到各处楼馆酒肆,人多热闹的地方,军营外士卒聚集的地方,宣扬说楚王不去攻打宋国了,士兵们不用去流血送命了,让越多的人知道越好。”

腹黄复奉命而去,和邓陵子原样相告,邓陵子立刻安排一众弟子各处行动。不出一日,郢都的大街小巷,各处军营,官府衙门,无不知道了楚王不再攻打宋国的消息,一时间整个国都的老百姓喜气洋洋,奔走相告,像过节一样。老人不再担心儿子要去战场,女人盼着丈夫马上回家,士兵们不用再害怕战死他乡。

楚国司马公阳固得到消息,心里怀疑,匆匆来见简王,询问简王说:“臣在朝廷上没有听到关于是否终止伐宋的议论,现在市井中却到处在传扬我王已经决定放弃伐宋,军民们奔走相告,额手相庆。现在我楚军粮草齐备,伐宋之势,犹如箭在弦上,此消息一出,好像掘开了江水的堤坝,一泄千里,士卒们不再斗志激昂,慷慨赴死,而是纷纷议论着什么时候回家和父母妻子儿女相聚,完全没有了斗志。难道真的是我王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如果不是,臣请求我王下令追查散布谣言的人,极刑处死,以定军心。”

简王沉吟半晌,摇手说:“不必查了。司马心系国家,处处为楚国着想,不愧是股肱之臣,像你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啊。司马知道墨翟这个人吗?”

公阳固说:“知道,此人杜撰一套理论,人称墨学

公输般默默地摇了摇头。

简王面色阴沉:“左尹,你还有什么攻城的办法,尽管使出来。”

公输般向上抱拳:“臣下无能,臣下尽力了。”

简王突然大笑起来:“左尹不必介意,不谷不会谴责于你,你们玩的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战争的胜负岂是用嘴巴说一说就能推断出来的,如果你们用嘴巴说一说就能决定战争的胜利,那么不谷只要一句话,就能让先生一败涂地。”

墨翟站起身来,拱手道:“大王,鄙人知道大王的心思,大王不过是无计可施,动了杀心,想要鄙人的性命。不错,杀了鄙人不过是大王一句话的事。大王认为杀了鄙人就没有人知道这些防御的手段,可大王不知道的是,我的弟子禽滑厘早已带着三百人到了宋国,按照我的计划布置城防,加固工事,严阵以待了。”

简王又是大笑:“不谷说了要杀先生吗?先生的疑心好重。不谷不解的是,先生为什么这么喜欢和不谷作对呢?”

墨翟说:“大王体格健壮,容貌轩昂,仪度威严,鄙人心里也是称慕,鄙人只是不喜欢大王违背道义的决定。”

简王又说:“先生口口声声‘兼爱’‘道义’的人,杀人的方法也是这么毒辣。”

墨翟说:“就是一个再善良的人,当他被狼狗追着撕咬时也会反击,他用棍子去打狼狗,这也有什么不对吗?”

简王说:“先生的道义,只是普通人和臣子的道义,君王的道义,就是让国土更加广阔,国家更加强大,强大到让人畏惧,才会避免别人的挑衅,才会确保国家的安宁,王土永固。身处虎狼之中,就得让自己强壮成熊罢,既然想吃到肉,就不应该顾惜受点小伤。先王扩疆裂土,攻城掠地,亦受万民敬仰。”

墨翟冷笑:“大王也许说的不错。有一句话鄙人本不想讲,看来是该说与大王听了,大王只当自己是熊罢,当也知道别人也是虎狼,楚国的南方,越国灭掉了吴国,正在迅速的崛起,楚国的西北,秦国也在励精图治,北方的韩、赵、魏原来是一家,现在共同进退,如同兄弟,谁知道他们会不会也在觊觎楚国的国土呢。昭王吴楚之战,大王难道会不知道吗!”


状态提示:第10章 守不如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