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言情总裁>特工狂妻之一品夫人>143,如此舅家,勇敢向前

“卫家,卫大老爷,哼,知道了,除了卫家外,可还有其他怀疑对象,这庵中是否还有其他人也对我娘怀有恶意?”

“回大人的话,这风言风语是有的,可要是说致夫人与死地的,也就静照一人,主持将那静照交给属下看管,大人可还有其他吩咐?”这丁十一号的言下之意,无非就是,要不要她先暗地里提审一番静照。

“看着她,让她别死就是了,明日交给爹爹就好。”

她相信,对卫家的事,追根究底,应该是秦家老爹的最爱,她这个女儿,这么孝顺,怎么能侵占秦家老爹为自己心爱女人做点事情的机会呢?

“是,属下遵命。”

这丁十一号,从头到尾,秦韵都没法在夜色中看清她的长相,话音一落,身形一起,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中。

当夜,虽然秦韵一直提高警惕,可也是风平浪静的,没有什么意外出现,可见那幕后之人,制定的这个谋杀计划根本没有后续,或者,是碍于自己守在秦家老娘身边,不方便继续谋杀。

不管这原因是前者还是后者,对秦韵这样专业出身的特工来说,那幕后主使的水平明显不怎么样。

这样的对手,也省的她耗费大量心力去纠缠。

不过对自己送到张府的书信,张府会有怎样的反应,秦韵心中也无十分的把握。

但她做事,从来不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处的人,秦家老娘的身份问题,并不算是天大的难题,要是张家实在靠不住,她还有最后一招,不是有人想要秦家老娘卫夫人这个身份消失,并对她进行ròu_tǐ毁灭吗?

那她完全可以让秦家老娘,假死,然后以锦衣卫的手段,怎么都弄重新弄个户籍出来,就算别人明知这里面的蹊跷,可相比没几个人闲的蛋疼,在无关乎利益时,处处盯着自己的家务事。

不过,第二日一早,天色刚亮不久,慈心庵门外就来了客人,是张家的人到了。

张家的人自然是奉了张家家主的命令来接自家姑奶奶回家的。

随行的除了一些仆役之外,还有张家二房的嫡子随行。

张家这一套,不管是诚意,还是处于礼节,都做了个十成十,仅凭这一点,秦韵也是高看了张家一眼,张家时代书香传家,虽然在许多事情上有些迂腐,但并不是一无是处。

不仅张家的人来了,自家那位唐婉小师妹也来了,她倒不是专门前来迎接他们母女的,而是要将谋害秦家老娘的静照恶尼带回的。

静安师太,带着慈心庵几位身份不低的尼姑,终于将秦韵母女当做瘟神给送走了,发生了昨日的事情,再将这卫夫人留在庵中,大家都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唯恐再出现什么万一。

张家作为本朝清流的带头人,名声很是清贵,可对这个舅家,秦韵目前也只认识张二老爷一人罢了。

这位二房的嫡子,今年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年龄和身形正介于少年和青年中间,面向和张二舅有些相似,可眉目间还是有些稚气的。

要是仔细看来,这张二公子的长相还和秦韵有几分相似,如果两人站在一起,都身穿男装的话,绝对会被人看成亲兄弟。

张二公子身为男丁,自然不方便直接进庵拜见秦家老娘,自然有带来的体面的管事嬷嬷和婆子进入庵中见过秦韵母女。他只能在庵门外等候。

等张家几位夫人派来身边的得力婆子,以及丫鬟,还有粗使婆子,收敛好秦家老娘的东西,浩浩荡荡地出了庵堂时,那张二公子就上前给自家姑母以及表妹见礼。

秦韵现在在京城绝对是个名人,说起来,她的年纪也仅仅只被那张二公子大上一岁,也许是名头过响的缘故,这张二公子拜见过自家姑母,寒暄了几句后,就将目光转移到了秦韵身上。

张二公子如今在京城国子监坐监,这个坐监的意思可不是坐牢的意思,是在国子监求学的意思。

作为大明朝的最高学府,这些年来,国子监基本就成了那些官几代,商几代,以及一些勋贵子孙求学的地方。

虽说在这里未必能学到什么东西,可对一些天赋才华不是很上乘的权贵子弟们,这地方也多少能混个出身,就算考不上进士什么的,也可以外放做个六七品的小官。

等有了官身,以后再运作升迁的例子也很多。

前面都说了,张家百年清贵,家规森严,张家三位老爷,明面上家中也只有嫡妻一名,至于暗地里是否还有其他小妾,外室之类的,秦韵还没特意关注过。

这三位老爷,儿子都是嫡子,张大老爷的儿子,是张家的长房长子,名头很响,从小读书也很不错,年长秦韵十一岁。

六年前,考中进士第三十七名,外放在苏州府下面一个县当知县,如今到任刚好满上六年,今年春季的京察,正好回京,正在谋求升迁。

张大公子今年已经二十七岁,比起那些五六十岁才考中进士的,张大公子也算是年轻有为的。

他已娶亲,是礼部王华王侍郎的嫡女,这位礼部王侍郎,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可秦韵却是知道的,因为这位王侍郎的嫡女,秦韵的这位表嫂可能在历史上没有任何影子,可王侍郎的儿子,大名鼎鼎的王阳明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学说的大圣人后世人没有几个不清楚。

张大表哥十七岁就成亲了,十年间,也增添了四个儿女,不过年纪尚幼,那位大表嫂在张大表哥外放做官时,作为长孙


状态提示:143,如此舅家,勇敢向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