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混在大唐>第 51 部分阅读

武清连忙说道:“孩儿记住了,往后经常来看望阿娘。”

“嗯,好孩子。”依旧在镜中看着自己,而后给那太监说道:“叫他们进来便是。”

不多时,武承嗣和武三思二人低着头,身着官服,走了进来,进门便拜道:“侄儿拜见姑母,姑母安康。”

天后看也不看,轻声说道:“好了,都起来吧。”

武承嗣和武三思这才抬头看到,武清竟然也在,心中不禁一沉,这武清在姑母面前本来就比他们受宠,如今又频繁召见,那往后,还有自己的活路吗?二人相视一眼,眼中不无担忧之色。

天后对二人说道:“你二人来是为何事?”

武承嗣赶紧拱手说道:“姑母,如今此来奉天宫已快四月,这马上到十月了,还要封禅嵩山吗?”

武承嗣是礼部尚书,掌管礼教,封禅大典的准备都是由他来负责,如今原先定的十月封禅嵩山,时间已近,他只好来询问。其实武承嗣每日里都来进宫面见天后,都要提及此事,天后都有些烦了,只是觉得有这么一个亲近自己的侄子,也是不错的,故而也没说什么,何况询问封禅之事也是他的分内之事。

第二百三十六章 回到洛阳

天后听到武承嗣询问,也知道不是发怒的时候,便说道:“承嗣啊,天皇身体欠安,已经决定等身体稍微好转后,便到东都休养,这封禅之事就算了吧,把那些已经准备好的,就先入库,等以后再说吧。”

武承嗣明显感到天后的不愉快,便连忙说道:“侄儿明白了。”

其实武承嗣穿了官服进了宫,那么就应该称臣,可显然他没意识到这一点,天后虽是姑母,可毕竟人家是天后,是国母,而且如今这个帝国的权柄很大一部分都掌握在天后手中,称臣是最恰当的。

天后心中不由得一叹,武氏一脉,真的是没有一个能够撑得起大梁的啊,于是她看向武清便更加喜爱了,不仅是武清长得像父亲,更是武清是武氏当中很有才能的人,当然也是天下间少有才能的人。只是这孩子心中所想,连自己都猜不透,真的是一个变数啊。

武清可不知道天后心中所想,他今日来就是来表明态度的,所以目的已经达到,便站起身说道:“今日微臣就不打搅天后。”

天后满意地点头笑道:“嗯,你且去准备,估计也就在这几日了。”

武清告辞,回到了兵营。

一到兵营,只见武一刀等人也回来了,中间是一个布衣和尚,武清看着慧苦大师,不禁笑道:“嗯,暂时先在军中做个参谋吧。”

慧苦笑道:“但凭将军差遣。”

武清看向武一刀,问道:“经书抄了几部?”

因为武清进入藏经阁只是为了老娘抄写经书,方丈感念武清孝道,便让武清可以在藏经阁一月,于是武一刀等人,便在藏经阁抄写经书一月。武一刀苦笑道:“总共抄写了五百三十卷,公子,以后让属下干什么都行,可千万别让属下抄书了。”

鸦九等人也是齐声说道:“就是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等万死不辞,就是这抄书就别让我们做了。”

武清摇了摇头。这些人舞刀弄枪还行,抄写经书确实是要了他们的老命了,于是便笑道:“本将军让你们抄写经书,是让你们修身养性。别整日里打打杀杀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背着我做什么。”

这几人自跟了武清后整日里吃香喝辣,过着这样的舒服的日子,也是有厌烦的时候,于是几人合计后,便做起了无名捕快,暗地里帮着洛州衙门抓了不少盗匪。使得洛州治安相当不错。“洛州侠捕”这一名号早已响彻洛阳城。洛州县令魏元忠更是发出求贤文书,希望“洛州侠捕”能为朝廷所用。然而“洛州侠捕”一直活动在暗处,丝毫没有理会魏元忠。

几人有些赧然地低下了头。

武清说道:“好了,把抄好的经书保存好。也准备下,就在这几日要回东都了。”

几人一阵喜色,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他们实在是不想呆了。

翌日,武清正在练武,一群护卫们也跟在后面练武,左羽林卫士卒正在出操。

有士卒来报说是宫中来人了。

武清便收枪后,让亲卫们继续,他则走出了兵营,只见上官婉儿巧笑倩兮地望着自己,手中捧着一个锦盒。武清不敢做出过激的动作,缓步上前,问道:“你怎么出来呢?”

上官婉儿说道:“还不是给你送衣服来了。”

武清躬身笑道:“微臣谢上官才人!”

上官婉儿一愣,嘟着嘴,说道:“去死!”

武清装着可怜,说道:“上官才人有命,臣不得不去死。”

说着话,便向着兵营走去。

上官婉儿一跺脚,说道:“回来,免你死了!”

武清回头说道:“多谢才人免死。”

“好了,别耍贫了,这里是两身衣服。”

武清一愣,说道:“不是只赐了一身吗?”

上官婉儿埋怨道:“真笨,下面一身是我做的。”

武清大为感动,接过锦盒取出衣衫,说道:“婉儿真好,往后我把这身衣服当传家宝保存起来。”

上官婉儿笑道:“也不过是一身衣服,你要是喜欢,我再做给你便是。”

说着,便垂下了小脑袋。

武清说道:“若能让婉儿永远做衣服就好了。”

上官婉儿一愣,面露喜色,但恨恨地说道:“叫我一辈子给你做衣服?想得


状态提示:第 51 部分阅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