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恐怖悬疑>明末汉魂>第一百二十九章 漕帮
忌理性客观的做出评价并有深度了解。

大明海禁,但并没有影响到民间造船业的发展,女真南下之前,江南商业始终处在高度发展阶段,苏州、杭州棉纺织业、广东冶铁和铁器制造业发达,跨地域的贸易发展需要与之搭配的内地水运网络体系。资本、劳动力、原料、商品、市场等各种要素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为民营造船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在江浙、广东、福建沿线诞生了大量的民间造船作坊。

官营造船业一直占主导地位并代表着大明造船技术的最高水平,万历之后随着海禁政策的从严,官营造船比较鼎盛时期出现下滑,但主营内地河道业务的民营造船业却没有遭受太多影响,海禁严急时,沿海民众无以为生,只有冒禁出海贸易,海禁越严,利润越大,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都有私造两桅三桅大船下海的情况存在。

大明官营造船经过两个阶段发展,明初国库充盈,举国之力集中大量优秀工匠,能制造可远洋航行的‘宝船’;大明中后期则因海禁及其国库的亏空,远洋出海计划搁置,造船技术也未革新,大明原本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逐渐被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为代表的航海国家赶上并超过,此时民间活跃的民营造船作坊技术已经可以比肩官营造船作坊。

文无忌就拿江浙及其福建的民营造船作坊下手。

重金接手经营不善民营造船作坊,生产货船、游船自产自销。

琮记已经发展起了陆运业务,未来随着琮记商业的发展及其灾害的产生,内地航运业务更需要大量的船只。

南来北调,粮食、绸布、生丝、棉花、矿产甚至是人员迁移都需要船只,货船琮记使用,游船则可以提供向秦园发展起来以运河沿线为主的官宦、世家群体。

琮记在接二连三拿下诸多经营不善造船作坊的同时开始大规模从其他作坊挖掘工匠。

高额的报酬是吸引工匠的主因,除此之外,琮记还解决了一个问题,利用秦园发展起来的网络在苏州、镇江、应天府、扬州、福州等民间造船作坊集中区域开办私塾,所有加入琮记造船作坊的工匠子女都可以免费进入私塾学习。

大明中后期商业的发展及其大明朝廷国库亏空直接提升了商人地位,以往朝廷垄断食盐生意,明中后期大明朝廷开始向商人发放“盐引”,允许商人合法经营食盐,商人可以通过布捐得到官职,官宦和商人联姻频繁,商人能穿着丝绸服饰,‘学而优则仕’也不是普通民众、书香门第唯一的选择,这种前提下琮记的私塾教育便有了巨大的影响力,仕途无望,退而求次便能进入琮记商业体系中求生。

超出普通造船作坊的工钱待遇,私塾免费,还给了一条日后谋生的道路,其结果琮记初始是主动出击四下搜集工匠人才,随后便成了工匠毛遂自荐,其中不乏从官营船坊流失出的工匠。

琮记继镖行、货运业务之后快速在民营造船业务中站稳脚造血输血。

首里的造船、农垦、耕种、改制、整军训练等有条不紊发展之时莫不问、风四娘、蓝燕子带领数十名霸刀营军士登上一艘货船赶赴向松江府。

三人担负了特殊使命,打击、整合船粮帮。

船粮帮也称之漕帮,具体发展难以考究,但在另外空间历史记载中大清雍正年间漕帮取得合法地位并迅速发展壮大,乾隆年间势力甚至发展到让朝廷无可奈何程度,以至于产生“乾隆入帮”的传说。

琮记航运业务快速扩展,已经有信息传入货运业务遭受各地漕帮影响。

另外空间漕帮在雍正年间取得合法地位,意味着漕帮依附上了朝廷漕运,但如今时间线漕帮则同地痞无赖、水盗别无二致。

文无忌可以不在乎地方衙门的态度,直接利用莫不问、风四娘、蓝燕子等人和霸刀营武力解决,随后又将琮记业务扩充向码头,组建自己的漕帮。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九章 漕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