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资宋>第125章 召见五
因此虽然他们能够拿出余粮来交换,但因为家家务农都有粮食,这粮食反而变成了市场上最不需要的商品,供过于求的结果就是,粮食的价格远远低于了粮食本身的价值。

而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比如临安城。这座城市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着制造业,八成以上的人口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也就是说,临安城的居民想要获得粮食,就需要从市场上去购买,用自己生产的手工业品或是工食银、或是俸禄去市场上交换。

正因为临安城存在着这样一个庞大的非农业人口,从外地运来的粮食才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价格。”

赵构虽然觉得沈敏说的这些很有道理,但是他依然还是没有弄明白,沈敏研究的这些东西同朝廷发行会子究竟有什么关联。他于是给边上站着的张去为使了个眼色,这位心腹立刻便反应了过来,向着沈敏不以为然的说道:“因为临安城百姓需要到市面上购买粮食,所以才造成临安城粮价居高不下。这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么?恐怕随便找个人去街上问问都能得出的结论吧。这到底同朝廷发行会子有什么关系?”

沈敏思考了一下,方才组织着语言说道:“是的,这个道理也许很浅显,但是小臣以为却是朝廷发行会子的关键。

陛下,小臣以为朝廷发行会子首要考虑的,不是市场上需要多少会子,而是朝廷能够回收多少会子。如果朝廷只能发行会子,而收不回会子,就如昨日我说的那样,朝廷发行的会子最终就会被百姓拒绝使用。

所以小臣认为,会子不应当同朝廷无法掌握的铜钱挂钩,而是应该同粮食挂钩。毕竟人可以不用铜钱,但绝不能不吃饭。

如果每年大宋生产出来的粮食,朝廷能够以粮食专卖的方式进行控制。那么朝廷就可以用会子向农民购买粮食,然后再出售给城市居民,以换取手工业品和铜钱,接着再用手工业品去农村收回会子,那么一个使用会子的循环渠道就形成了。在这个循环渠道之中,会子根本不需要能够兑换成铜钱,只要能够购买到粮食和手工业品,它就是有价值的。”

赵构还从来没有听过如此清晰而有脉络可循的经济理论,他差点就要被沈敏说的心动了。不过也只是差点而已,从兴奋中清醒过来,他就知道这件事朝廷干不了。不是因为这个方案在经济上行不通,而是在政治上不可行。

他毕竟不是神宗皇帝,有着名正言顺的权位继承作为保证,下面又有着王安石这样一群新党士人支持,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实施熙宁变法。虽然他在皇帝的位置上做了近三十年,但他依然没有感受到身下这张龙椅是稳固不摇的。

哪怕他联合主和派消除了大将们的军权,又不顾脸面的向金国称臣换取了十多年的和平,他也还是觉得现在的大宋不是过去的大宋了,没有那些掌握着大片土地的士大夫和将门的支持,他是坐不稳这个位置的。因此沈敏说的再有道理,但是对大宋的粮食实施专卖,就是在激怒那些士大夫和将门,这个政策就落实不下去。


状态提示:第125章 召见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