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资宋>第六十七章 清河张氏四
郎你不爱风月,那么我们就谈谈生意。刚刚老夫在这里听到你说,有什么新生意要同我张家合作,咱们不如谈谈这个,究竟是什么新生意,值得我们张家出手啊?”

沈敏低头思考了一阵,方才调整好心绪开口说道:“这些天来,小子在这临安城内游荡闲逛之中,发觉这临安城内众多百姓有三样每日都要消耗的必需品。一是粮食;二是火烛;三则是柴薪。

前两样事物小子就不提了,这临安城内经营这两样生意的都不是简单人物。张家就算争过来,投入的精力和所获得的收益也是不成正比的。所以,小子今日说的,便只有柴薪这门生意。”

看到张保脸上颇有失望之意,显然对这门生意并不怎么瞧的上,沈敏却视若未见的接着说道:“即便是除掉了临安城外的居民,城内居住的人口也要有五、六十万人,按照每人每日消耗一斤干柴计算,也就是日耗干柴五、六十万斤。

南门外上好的干柴,一担百文钱,也就是一文钱一斤干柴。而这些干柴大都来自于钱塘江上游的深山,一名樵夫一天大概能够砍二担上下的木段,晒干了不过一担到一担半的干柴,卖给那些木柴商人,一担不会超过六十文。

所以,这些商人光是出售给城中居民用于日常生活的干柴,每天收益就大约在150贯上下。可临安城内尚有各处酒楼、茶坊和手工作坊需要消耗大量的干柴,所以我估算居民用柴大约占了这座城市总的干柴消耗的三分之一。

那么临安城的干柴市场,每日就能提供450贯的利润,一年就是16万4千2百5拾贯的收益…”

原本还是懒洋洋的张保,听到年收益后总算是精神了一些,但他依然还是摇着头说道:“一年十几二十万贯虽然也不差了,但这可是真正的辛苦钱。既要去上游深山中收买木柴,又要巴巴的运回临安来,费这么大功夫赚这点小钱,说不定还要被那些文官们指责,说我张家仗势夺取小民衣食,这好像划不来啊。”


状态提示:第六十七章 清河张氏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