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仙侠修真>提剑雪消融>第七十六章 醉酒尚清醒

从东王公镇往东宁县城去路途遥遥,足有八百里的路程。魏一和魏十二兄弟两人光是沿途回去就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青州居大夏南方,又是临海之州。一到夏天本就是天气变幻无常的时候。临过汨江时又逢天降大雨,暴雨倾盆一下就是三日。

也是奇了怪了,兄弟二人从这汨江两岸船家那里得知,往年只要一下大雨,汨江必有洪涝。可这一下暴雨三日不停,这汨江非但没有泛涝,甚至连江中水位都未曾上涨多少。也就是这时候,他们兄弟两人再一次从这些船家的嘴里听到了那个“白衣道长”的轶事。说什么那日道长镇压百丈大蟒,一拳便将那大蟒的头捶进地里三尺,只是言语威慑就将那大蟒吓退。这汨江不再泛涝,想必也是那白衣道长的功劳。

这种话若是放在两人还没有见到过裴长卿的时候,可能只是一笑置之,当做是百姓们的臆想罢了。可现在,他们可不这么想,顶多是这些船家夸张了些。毕竟什么百丈大蟒一拳把头捶进地里三尺,未免太过玄乎。

从汨江暴雨终于停下,青州太保魏一和魏十二渡江后一路快马加鞭,却又遇上山匪剿村。他们两人又怎能坐视不管,自然又是平定了匪乱才继续赶路。一路快马加鞭,回到了东宁县城也足足用了二十天的时间。

魏一和魏十二赶回县城的时就听到县城百姓在议论其余十二太保在前些时日快马离开了县城,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对此事相当好奇的两人急忙回到魏收的府邸,身着淳朴衣袍的魏收却就在府邸大门口,似乎就像是等待着两人归来一样。

他们并没有事先通知魏收会什么时候回来,如果是他魏收,也不是没有可能从回到东宁县的时候就每日都站在府邸门口等候两人回来。

两人下马赶紧单膝跪下行礼道:“拜见义父。”

魏收将两人搀起,拍了拍他们的臂膀,看着两人都完好的回来,这比什么都让他高兴。并没有立即就让他们汇报此行的结果,先让两人进了府邸,准备好了酒菜为两人接风洗尘。

“义父,其他几位弟兄都去了哪里?”魏一坐下,为魏收斟上酒,“莫不成其他地方又出了什么乱子?”

魏收点点头,“这事暂且不说,你们兄弟俩也累了,快吃些东西吧。这几天你们义母可没少说道我。说什么我不把你们当自己儿子,整天吆五喝六,支使来支使去的。要不是这几天我命人看着她,就她那身板肯定要在门口等着你们回来。现在你们回来了,好了,又该说道我了。”

“嘿嘿,义父别着急,义母平时疼我,我去给您求情。”魏十二没心没肺,在魏收面前他们更不会有什么尊卑之说,甚至连一些礼仪都是可以不用遵守的。

魏收也不喜欢总是规规矩矩的,随意些自然些对他来说更好。他们夫妻二人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在朝为官,女儿远嫁西蜀。这儿女常年都不在身边,十二从又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长大,久而久之,夫妻两人对这个十二的感情也要比其他十一个义子深一些。魏收喜欢这个义子,他的妻子更是对这义子疼爱有加。

可要说跟着魏收时日最长的,还是他魏一。毕竟跟了魏收这么多年,哪里还能看不出来魏收这是有心事?但魏收既然现在不愿意提,魏一也不会在现在追问下去。

直到酒过三巡,本就酒量不好的魏收似乎想借酒浇愁一般,喝得脸色红润,说话都不利索了。却还不忘正事,便问道:“魏一,你来说说吧,你们去这几天,可有追上那道士?”

魏一看魏收已经醉了,还在犹豫要不要说得时候,看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魏收身后的东宁府师爷公孙泽手里拿着纸笔,像是早就有所准备一样。

师爷公孙泽对着魏一点点头,有他在魏一也可以放心说了,只要等魏收酒醒了,公孙泽再将所记的过程让魏收过目就够了。

魏一看向也喝得差不多的魏十二无奈摇摇头,但正事还是要讲的。魏一说道:“义父,我们过江之后再东王公镇追上了那个村民口中的道士,可那人不过是穿着道袍而已,实际上并非道士。”

魏收挑眉道:“那这么说,渡江压蛇一事,也是那些那些船家捏造的?”

身后的公孙泽动笔写了写,魏一摇头解释道:“不是的,义父,那人虽然不是道士,但压蛇一事确确实实是真的。而且我和十二也试探过了他的身手,如果他没有什么保留的话,以我估摸着,起码要我和二三,再算上五,才能勉强将他制服。但这也是在那人愿意和我们正面交锋的前提下,这人轻功十分了得,起码我们兄弟几个,无人能在轻功上是他的对手。若不是这人愿意和我们交谈,只怕义父交给我们的事情完不成是,甚至有可能直接丧命了说不定。”

“当真如此厉害?”魏收皱眉饮酒,“这人本事如此了得,为何没什么名气?连你十二太保之首都能给出这样的评价,那这人起码是一等一的好手才对。就没人惜材?”

他们十二太保的名气已经相当大,起码在大夏地界内上至朝堂,下至市井,就算不认识也对他们多少有些耳闻。而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谁都不认得,这未免有些太奇怪。

魏一解释道:“并不是没人惜材,从他的口中大概能知道他才是刚踏入江湖没有多久,而且好像也是不得已才踏入江湖。此番渡江也是为了南下去往佛心寺,压蛇一事不过是巧合。”

状态提示:第七十六章 醉酒尚清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