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汉枭臣>第365章:从何处来的援军

“这就叫得道多助吧!”公孙诡望着军营前黑压压的人群,不由心生感叹。

庶民们安静的等待着,但他们的目光坚定,强壮的男人排成一行,要求当兵入伍,有一些人甚至手中拿着兵器,背着一面藤制的盾牌。

女人们排在另一边,她们在轻声叫嚷着表示会织布针衣,会修补铠甲。

幼小的孩童们排在最中间,有的拿着一小袋稻米,有的拿着一小把蔬菜,有的拿着一窝刚从树上掏下来的鸟蛋。

“这是万民拥戴啊……”公孙诡点头感叹,以前他跟随梁武王,可算是显赫一时,之后走南闯北几十年,也是从所未见庶民们会如此强烈要求服兵役,保家卫国。

其实也很好理解。

庶民们从大理国所获得优厚安乐的生活环境,谁也不希望回归汉国或者夜郎的统治,那种衣不蔽体、衣不果腹的日子,他们不想再尝试。

短短两天之内,自愿从军的壮年男子高达六万人,李敢趁势而为,从其中挑选出两万人,编制成第十六军和第十七军,分别由凌闲与江迅任主将。

青壮的女子也吸收了不少,因为突然增加的士兵需要大量的铠甲,这些女子是一批好帮手。

至少民众送上来的粮食和财物,当然是统统拒收。

大理国的库房里,堆满了粮食,吃也吃不完,感恩教不停地往外送,但收获的更多。

土豆的产量太高了……

至于钱,李敢更不缺。

他垄断着蜃灰、高纯度酒、蜂蜜的经营,最近组织一批人到海边晒盐,而且,赵敏想起了在可乐邑与李敢相识的旧事,决心重拾旧业,要当“咸鱼西施”。

凭着先进的晒盐和捕鱼技术,李敢又增加了一条新的财源。

宛温城,苗候府。

大宗正乐呵呵的笑着:“李敢啊,果然不辜负我们的期望。”

旺逸点了点头,“对,至少他没有忘记自己是苗家的女婿。”

大宗正的脸上乐开了花,正要接口,突然变成哗啦啦的大呼小叫:“哎呦,哎呦,乖乖小宝宝,别扯,哎,我的胡子快拨光了。”

然后是一个女童憨笑的声音。

敢拨他胡子的人,只有他小心肝,亚朵的女儿——李令月。

旺逸在一旁看着,又是好笑,又是羡慕。

“老奸巨猾,慧眼识珠啊……”

旺逸认为这两个词语用在大宗正的身上最适合不过了。

李敢,亚朵,这两个人无疑是大宗正这辈子最正确的投资。

夜郎四族,唯一难保存完整自治权的,只有苗族,这段时间,不管人口和土地大幅增加,苗人的生活更是越来越富裕。

“可惜没有兵权了……”这是旺逸引以为憾的事情。

大宗正终于握住小令月的手不让她乱动弹,然后丢过来一只白眼,“哼,兵权,难道你还没有看清形势,想要独霸一方?”

“没……”

旺逸急忙否认。

“别找死!”大宗正警告了一句,然后轻声说道:“想一下,旺嘎,凌闲各领一军,还有沙刚,也被任命为行军司马,李敢对我们苗族已经足够照顾了。”

旺逸连连点头,想了一下,问道:“李敢现在遇见一些困难,我们是否需要施予援手?”

“废话,当然要啊。”

两人轻声商量了一会,然后向外宣布,苗王府的五百名卫兵作为附属军队,支持大理王,保家卫国。

苗候开头之后,响应者众。

夜郎大公主金竹,小公主金莎,越候禹弘,滇候尝羌等人纷纷把自己的卫兵送到附近的兵营。

这些士兵的数量虽然数量不多,但让整个大理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气氛更上一层楼。

“呵呵,那就战!”李敢豪气干云,大手一挥,让凌闲率领新成立的第十六军向交趾方向进发,驰援赵敏,抗击南越国的入侵。

而他亲自率领第二军与第六军,火速驰援青岭军。

“丞相,用得着动用第二军吗?”黑梢轻轻叹息着,其实他在担心。

第二军离开之后,镇守俞元城的重任落到了第七军的肩膀上,这里是王城啊,各位王妃与小王子统统在这里,一旦有失……

黑梢越想越紧张。

“别担心,王妃的安全有养同他们呢。”宇文风笑着安慰了一句,然后说道:“主君的意思是速战速决,一锤定音。”

迄今为止,大理国共有十七支军队,暴胜之率领的第一军也许是士兵最精锐的部队,但论到最神秘、最可怕的,却是和甘率领的第二军。

第二军的前身是陷阵营,属于李敢亲卫营编制,不但士兵的战斗力强横,还有一个秘密的职能——试验新研发的武器。

“丞相,你猜一下,汉军能在主君的手上支撑多久?”

两人说着说着,竟然打起赌来了,没有丝毫担心李敢会战败。

不过,南线的战场并没有如此乐观。

赵敏心急于兄长的安危,日夜兼程之下,第八日通过进桑关,进入交趾郡。

这时的朱安世已经陷入左右受敌的险境。

南越国伪王赵光想要用一场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亲自率领两万精兵从苍梧郡出发,仅用三天,越过边境,击溃大理国的边防部队,向逼近。

此时,屯积于日南郡的汉国军队已经高达两万人,在田千秋的带领下,快速前进。

两支军队有意无意的对大理军形成了左右合击之势。

“王妃,终于把您盼来了!”


状态提示:第365章:从何处来的援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