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玄幻奇幻>城管无敌>二十三、亚瑟王的时代(下)
,然后将砍伐下来的树木捆绑成木排。沿着埃文河漂流而下,最终抵达巴斯城,被守候已久的劳工们搬运上岸。

除了冬天大雪封山的季节。这支伐木队每个月大约能给王秋提供三万立方米到五万立方米的木材,可惜名贵树种极少,再加上木材未曾经过蒸熏处理,因此该项经济收入一般不超过三千万元人民币。而伐木队本身的衣物、鞋袜、工具、粮食等开支,就在五百万元上下,再考虑到之前为了镇压山区部族而消耗的军费开支,还有卡梅洛特王国内部的各项建设费用……这点买卖的木材收入实在是有些塞牙缝的感觉。

“……幸好没有让那将近两千号吸血鬼猎人留下来。否则的话,咱们可就要入不敷出了!”

望着埃文河上缓缓漂来的木筏,还有喊着号子用绳索把木筏拖上岸的苦力。王秋不无忧郁地说。

——在中世纪黑暗时代的荒山野岭间伐木,其实是一项挺危险的活,在这个没有法律和秩序的年代里,谁都不知道黑暗的森林里究竟潜藏着多少蛮族和猛兽。因此。尽管王秋已经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提供了保暖衣物、粮食和盐,但伐木队里还是每个月都要死上最起码十几个人。

至于银矿的情形就更惨了——银矿是个什么情形,王秋在几次视察的时候,都看得清清楚楚,并且感到自己仿佛受到了良心上的拷问:烟雾弥漫的山谷里几乎寸草不生,好似一道横亘于大地之上的伤痕。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般的人群,赤着脚、披着麻袋片,背着沉重的箩筐。将矿石从地下挑出。凡是有胆敢偷懒的家伙,立即就会被监工们挥动鞭子一顿暴打。直打得满地翻滚,浑身鲜血淋漓,呼喊求饶不止。而其他人则丝毫不敢停下脚步,只能背着巨大的箩筐,排队缓慢地移动着……当然,作为一名已经适应了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牲口使的黑心资本家,王秋更加关心他们的工作效率问题。

“……曼迪普斯的银矿最近又塌方了!死了四十多个人,还有几个残废的!做活的人实在是不够!”

听着一名灰头土脸的使者,对这个月银矿大幅度减产之事的辩解,王秋忍不住扶着额头叹了一口气——劳动力瓶颈就像一座绕不过去的大山,始终困扰着亚瑟的迷你王国。

现代中国人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学过,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放到这里来解释,就是矿山里的银子再多,挖不出来也是白搭。比如说,距离巴斯城不远的威尔士地区就盛产煤炭,还有全世界闻名遐迩的威尔士无烟煤,在甲午海战时代,曾经是全世界海军的标准燃料,如今也是值钱的化工原料。

按照现代世界保存的矿产地图,在这个时空威尔士地区按图索骥勘探矿脉也不困难,可惜王秋如今根本没有人手可以用于煤矿开发,再加上煤的赚头太少,所以只能将其弃之不顾——如果没有人把煤炭挖出来,运出去兜售,那这一堆藏在地下的煤炭就没有价值……因此,劳动力才是第一重要的生产要素。

可是,亚瑟的迷你王国就只有这么多人口,青壮年劳动力更是稀缺。各个凯尔特盟邦能够提供的农奴也是有限的,征发太多劳动力会导致其它凯尔特君王的极度不满——毕竟不能为了砍树和挖矿而耽搁了种庄稼——虽然在这个时代,奴隶贸易是合法的,但问题在于货源和运输能力:在偏远荒僻的不列颠,想要大批购买奴隶也不容易,至少王秋还没见过大规模的奴隶商队前来造访卡梅洛特王国。

而在岛屿东边的撒克逊人手下,倒是有一些凯尔特人奴隶,但对于这些喜好狩猎与劫掠,视耕作为下贱之事的蛮族勇士来说,为数有些的奴隶是重要的农业劳动力,轻易舍不得出售。更别提在之前的瘟疫蔓延之中,这些衣食无着、生活困苦、身体虚弱的奴隶已经病死了好些,剩下的数目实在是不多。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地盘上,甚至已经有许多耕地因为缺乏劳动力。而不得不废弃抛荒,最终导致粮荒和饥馑了。

面对这样一副遍地劳工荒的人力资源紧张状况,穿越者们即使想要学习西方殖民者的故智。依靠奴隶贸易的利润诱惑,挑动不列颠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部落互相仇杀征战,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奴隶“货源”,顺便间接削弱当地的反抗势力,也是行不通的——大瘟疫过后的不列颠行省土地太空旷,人口太稀少,聚居地与聚居地之间相距遥远。盎格鲁撒克逊人又不是游牧民族,即使想要大规模开战,后勤条件也无法支撑。

因此。卡梅洛特王国即使用救命的“神药”去进行交易,这几年来也只是陆陆续续地从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诸国买到了区区一千多人而已,再加上跟盎格鲁人几次小规模交战获得的少量俘虏,恐怕还填不上矿难和瘟疫造成的人口减员。这样一来。在缺少了劳动力这一最关键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大不列颠岛的自然资源开发工作只能勉强维持现状——威尔士的无烟煤,北爱尔兰的金矿都只好甭想了。

望着数以百计的劳工们将顺流漂下的木排拆散,在河岸的空地上堆积成垛子,王秋叹了口气,示意亚瑟将虫洞从行李中取出,移动到成堆的原木旁边,然后发动异能,将这些天堆积的木材分批传送过去。

另一方面。当散发着幽


状态提示:二十三、亚瑟王的时代(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