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玄幻奇幻>城管无敌>一百十一、民国版的战时工业建设〔上〕
只能外购。

况且。以中国当时的道路尤其是桥梁条件,除了华北大平原和东北黑土地。装甲兵只怕是根本运动不起来——就算履带车的单位面积压强小,可以在烂泥地里开,可是上桥过河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至于利用领先时代的观念,搞民用工业赚洋人的钱……嗯,不是不可以,但若是搞低端产品,就需要大规模生产,原材料供应的问题不太好解决;若是搞高端奢侈品。那些鄙夷黄皮肤的白种人肯认吗?

总之,在民国时代办厂,只能立足于国内市场,想要大规模出口工业品来创汇,实在不是容易的事。

第三点则最为奇葩,凡是读过近代革命史的人,都知道拥有一个政党对建设政权、凝聚人心的重要『性』。但非常不科学的是。大多数主角都只要随便弄一下,一个组织严密、团结奋进的党组织就诞生了,党的绝对领导也很快确立了,还有大批政委也跟着从天上掉了下来,主角依靠着他们指哪打哪,犹如臂使……

某逆天级别战斗组织的真实缔造者陈独秀。在粗略浏览了几篇民国文之后,不由得连声叹息说,当年他搞这个党的时候就已经很天真了,以至于革命事业遭到那么多挫折,自己不仅被赶下台。还坐了几回牢。没想到未来的“文艺工作者”比他更天真——他们到底是把政党看成是什么了?私人所有的家族企业么?[

举例来说,纳粹党就不是希特勒创立的。但日后有谁还能记得希特勒之前的那位建党者?而孙中山在夏威夷开创兴中会的时候,他也不是首任会长,而是第三任——前两任会长很快就被遗忘了。

至于他陈独秀就更是甭提了,不就是一次失败么?而且,即使在被蒋介石清党之后,党的力量依然要比国共合作之前增强了许多倍,这也可以说是他的功绩——但陈独秀还是被毫不留情地赶下台了。

总之,指望着在建立一个政党之后,就能始终把它当成自己的私人产业,这思维本身就已经够奇葩了。

第四,大多数小说主角都明白,民国时代的农民和土地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不努力解决是绝对不行的。

但同时又天真地以为,只要随便出台一个土地政策,再拉出几万军队来镇场子,就能把自己的政策在几千万人口的地盘里给贯彻落实——农民都感到满意了,不再聚众闹事抢米搞暴动;那些家里养了民团和打手的地主,都会老老实实地听话照办,不会阳奉阴违甚至抵死不认;马贼土匪也都没了,黑帮会党都不搞活动了,各个政治团体都变成乖孩子不出来煽动反对风『潮』了……

呵呵,如果土改能够搞得这么顺当,大革命又是怎么失败的?游击队和还乡团还需要来回厮杀打得血流成河?就算是国民党搞的“二五减租”运动,还没有涉及到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呢,也被抵制得根本开展不下去。当时中央派了专员到地方上督促,县长干脆捏造个“通匪”的罪名,直接枪毙了中央特派员,南京国民『政府』还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事实上,这世上没有不流血的革命,更没有不杀人的土改,那些土豪劣绅的凶残程度也远远超乎常人的想象——屠村、剥皮、活埋、活剐乃至于吃人,都是地主们很常用的镇压手段。革命者若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战胜他们,而不是反复较量和谈判妥协,唯一的办法也只有以杀止杀,用红『色』恐怖来碾碎白『色』恐怖。

比如说,眼下正在杭州地区主持“大肃反”的乐少华就发电报过来表示:将土豪劣绅及其狗腿子吊死挂路灯的做法,确实是很有震慑效果,可惜杭州的“阶级敌人”太多而路灯太少,如今杭州的每一座路灯上都已经被挂满了尸体,再挂更多的死人上去,路灯杆子就要承受不住重量而倒塌了。所以,他已经不得不把最新一批处决的犯人改为挂到树上……若是等到树上也挂满了,就只好把尸体挂上城墙了……

而方志敏给他的回复则是:此事可以灵活『操』作,但眼下天气逐渐转暖,如果尸体腐烂,恐引发瘟疫,宜尽早火化处理为上——对于究竟是杀了一千人还是一万人,则根本没有人去关心了。

作为一个小『插』曲。由于杭州的基督教会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指使,参与和策划了一场反革命叛『乱』。所以被红军来了个一锅端,教堂和修道院查封没收,逮到的传教士、牧师、修女和外国间谍都押送回了上海,至于接下来到底是集体枪毙挂路灯,还是传送回现代世界摘器官赚钱,暂时还没有作出最后的决断……

最后,似乎是受到改革开放那段历史的误导,居然有人想要在租界遍地的近代中国搞什么经济特区。还认为凭着这么一个没有数量的产业工人、没有基本的水电供应、没有关税自主、没有金融扶持,只有一个潜在市场的玩意儿,就能换来帝国主义的极大好感,让外国资本家傻傻地冲过来送钱送技术送物资,帮你大力发展工业基础……你这是把资本家当成活雷锋和白求恩了吗?人家花钱建设自己的租界岂不更好?

更多的小说则是让主角直接在美国想办法发家成为巨富,然后反哺国内,比如说用尼龙袜和青霉素什么的赚了几亿美元之类——但如果是在美国境内进行研究和生产的话。这同样也很不科学啊!

唉,如果民国时代的中国革命当真那么好搞,随便提出个先进口号就能万众归心、从者如云,孙中山这


状态提示:一百十一、民国版的战时工业建设〔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