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汉钢铁直男>第一百零九章 鬼神论
密要事,临行前张远告诉宗行收集疯人果的事情连卓文君都不能够透露。

司马相如跟唐蒙都认得宗行,要是被发现,二人心中肯定会生疑。

宗行也不知道汉军究竟是回符关了还是去哪,担心在路上碰见离去的汉军,又在鄨县城内待了三日才从容离去。

闹腾了这一次,夜郎人也都知道了什么叫做天高地厚,当然不服气的人还有很多,可在这个节骨眼上,也不会再有人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长安城建章宫。

隔了不到十天的时间,西南夷发生的事情司马相如总结了一下然后送到了刘彻的案桌上。

南方的事情其实还是挺多的,有时候要比北边的匈奴更让刘彻头疼。

北边好歹也就一个敌人,那就是匈奴人。

可是南边的少数民族实在是太多了,号称百越。

时不时的总会有个部族出来跳一下。

刘彻看完司马相如的奏报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他本来就没有担心过西南边的事情,只是觉得烦躁罢了。

作为一个帝王,他想着尽可能的为大汉开疆拓土,可是迎面而来的诸多问题却让刘彻感觉到疲倦。

大汉的人口并不多,如今堪堪才到五千万,但是这里面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差不多一千多万人没有户口。

所以官府统计的人数只有三千多万。

如果大汉的人口奇多无比,再加上汉军四面八方的开疆拓土,便能够往那些边地补充人口,提高当地汉人的比例,也能大大的降低出事的概率。

可是现在大汉的人口连原本的土地都开发不完,整个疆域只开发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土地,其余的地方全都是荒无人烟的景象。

这才让刘彻一直没有个好的办法彻底解决南边的麻烦。

尾大不掉就是这个原因。

“让太学令张远来见朕。”

刘彻心头有些烦闷,随后说出了这句话。

“喏。”

一个黄门侍郎从阴影处走出来,应诺一声后迅速退出了宫殿。

得知刘彻要召见自己,张远有些突兀,这么长时间来刘彻跟张远之间的君臣关系有些畸形。

一般没有大事必须要张远参与的时候,刘彻总是下意识的将张远遗忘掉。

接到召见的命令后,还没有一个时辰,张远就已经到了建章宫。

刘彻隔了这么长时间,还在玉堂殿内一边处理政务一边等着张远。

“陛下,太学令已经到殿外了。”

“宣他进来。”

“宣太学令张远觐见。”

张远听到呼喊,赶紧脱了鞋子,快速进入到殿内。

“臣张远拜见陛下。”

刘彻见张远进来了,放下了手中的奏章,看向张远。

“好了,太学令不必这么拘谨,今日朕召你前来,是有个事情想要问你。”

“陛下请问,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夜郎侯多同前些时日在犍为郡发起了一场叛乱,朕让司马相如跟唐蒙去镇压了。

现在夜郎侯多同已经屈服,但是这些蛮夷之人向来喜欢反反复复,长安城内又只有你张远对夜郎甚是熟悉。

朕想问问你,究竟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一举解决夜郎部族的问题。”

张远早就想知道现在夜郎究竟是个什么情况,没想到刘彻自己找上门来,把事情告诉给了张远。

既然有人去镇压,而且刘彻还是称呼多同为夜郎侯,那就说明事情不是很大,宗行的安全应该也能得到保障。

想到这里,张远心中放松了许多,不过却忘了回答刘彻的问题。

“太学令心里面是有什么忧虑么,为何不答话?”

张远这才反应过来,刘彻还在自己的面前。

“请陛下恕罪,臣还是前几年去的夜郎,陛下突然问臣,臣这才多想了一些关于夜郎的事情。”

“那你想出来什么好的办法没有?”

“臣有一个办法,就是说出来怕陛下怪罪。”

张远想了想,确实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但是对刘彻来说可能难以接受。

“你尽管说便是,今日在玉堂殿无论你说了些什么,只要不外传,朕都不会怪罪你。”

“陛下宽宏大量,臣刚刚突然想到了董仲舒曾给陛下说过的天人感应之论。

臣心想,陛下既然是上天的代言人,真龙之子,大汉的庇佑者,那自然也可以是天下其他部族的神。”

刘彻对这种言论一向很感兴趣,他盯着张远的眼睛亮了一亮,然后对张远说道。

“继续说下去。”

“解决夜郎一族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夜郎人之所以敢发起叛乱,那是因为在心底不认同陛下。

陛下现在只是我们汉人的皇帝天子,但在夜郎人眼里,陛下不是他们的神。

夜郎一族信仰巫术,信奉山王、鬼神,如若有大事发生必定询问鬼师。

夜郎侯多同在夜郎一族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还不如夜郎族内的鬼师,更别说那些神灵了。

只要我们派人前往犍为郡,在夜郎一族中传播陛下乃山王、黑神转世的言论,长此以往,陛下肯定会成为夜郎一族的真神。

当然这种小族信奉的神肯定不如陛下,一旦这样做了会拉低陛下的身份。”

张远这个办法其实是想到了后面的清朝皇帝,那些满族皇帝不仅当了满族人的神还当了蒙族跟藏族的神。

就拿康熙帝来说,这位清圣祖蒙族人喊他恩赫阿木古朗汗,藏族人则都把中原的皇帝当成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九章 鬼神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