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砂穿好杨第的衣裳,自己盖上盖头。

“万事小心。”墨传香叮嘱道。

“放心,就算打不过,跑还是能跑掉的。”唐砂常年在街道各种巷子里面蹿可不是白蹿的。

墨传香想了想也是,自己关心则乱。

楚君唯也换上了小丫鬟的衣裳,浑身都被硌得慌。

楚君唯从小到大虽然经历不是很好,可是在物质上却从开没有被亏待过。

她穿的衣裳也都是丝绸织物,现在感受到那有些硬邦邦的衣裳,自然不是很舒服。

楚君唯在心里厌恶了自己一番,自己这样,还怎么和公子好好相处

现在天亮越来越晚,到了辰时天开始亮起来。

连音也是为了娶杨第,在颠城专门买了一所房子,花了不少钱。

算好了良辰吉时,就开始骑在白马上,带着后面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敲锣打鼓的走过街道。

颠城当然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起来了的匆匆跑出门外,问一声隔壁的邻居:“今日谁家娶亲呀”

邻居当然也不会知道,摇了摇头:“没听说呀这,但是看着迎亲的队伍,怕是大户人家。”

当然那些没起床的也被外面的动静吵醒,迷迷糊糊的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揉揉眼睛看着下面一片喜气洋洋。

低下头对着下面的人大声道:“这是谁家娶亲呀”

下面的人也都是摇摇头。

所以,没人知道今日娶亲的是谁,要嫁的是谁。

街道两边也是少不了脾气暴躁之人,被吵醒后骂咧咧的跑出来,但一见人家去娶亲也不好意思破口大骂。

“那骑马上的是谁呀大清早的还不让人睡个好觉。”

身后妻子也走过来看,倒是满脸兴趣盎然,眼里闪过一丝羡慕。

连音不在意,他不在意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他,因为他今日就要娶到自己想娶的人,然后让自己不想见到的人彻底消失。

连音已经想到了那番场景,越想越开心,越想越来心,最后居然笑出了声。

“看新郎官笑得多开心呀哪家姑娘这么有福气哟。”

离杨府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现在连音已经可以看到杨府的大门了。

对比起连音这边的热闹,杨府显得格外冷清。门口和往常一样,没有贴上喜字,或者挂上什么彩带灯笼之类的。

连音他也不在意,他抬了抬手,迎亲的队伍停下了脚步,可是手上嘴上却没有闲下来,依然敲着,打着,吹着。

杨府的人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快步跑了出来,打开了大门,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看了连音一眼,然后就退下了。

没过一会儿,杨夫人和杨老爷二人走了出来,没有走近,只是远远的看着,然后对着连音点点头。

他们不知道杨第和连音之间以前发生过什么,但是他们知道,连音一直以来都对他们很好。

这种鲜明的对比,和怪异的现象,引起了周围人的议论纷纷。

“我还说是谁家嫁女儿呢原来是杨家要嫁儿子呀”说三道四的妇人家到哪里都管不住自己那张刻薄的嘴。

“可不是嘛这怕是有史以来的头一回吧这下倒是长见识了。”

“这下杨家以后还怎么在颠城待下去呀”

“那新郎官一看就不是颠城人呀说不得明天就搬走了呢。”

“是呀,还是书香门第呢,这简直就是伤风败俗”

有了说三道四的人,自然也有着看不惯这种说三道四的人。

“你们都别说了,人家干什么关你们什么事”

“就是,又不是你家嫁女儿,你家女儿也不见得能嫁这么好,你莫不是嫉妒人家”

有了这两种人之后,平日最不缺发的当然就是争吵。

于是人群开始渐渐开始热闹起来,连迎亲队伍丢被比了下去。

连音下了马,抬腿往杨府里面走,轻车熟路的走带了杨第院子外,然后是房门外。

连音旁边的媒婆立马上前,对着屋子里喊道:“里面的姑公子可穿好了绣鞋”

媒婆抹了抹自己额头上的汗水,这可是第一次来帮人迎亲,对象还是个男子。

这接下来的话可怎么说呢。

屋子里的人早就准备好了,唐砂坐在杨第的轮椅上,一动不动。

楚君唯清了清嗓子:“穿好了。”

外面又响起了媒婆的声音:“请公子穿好绣鞋,踏出了门槛,就莫要再回头。”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特定的风俗习惯,颠城的成亲仪式其实说简不简,说繁复也不繁复。

楚君唯这下一愣,居然不知道怎么接下去。她又不是颠城人,也没见过颠城人成亲。也没人教过她。

唐砂也没注意过这点,她瞬间有点懵逼。

亏她在颠城待了这么久,但也不能怪她,她身边也没谁成亲。

虽然吧她也吃过人家喜酒,可也没见着具体流程呀。

“公子,说什么”楚君唯阿胶小声问了句。

“不知道,随便吧,好马不吃回头草。”唐砂胡乱道。

楚君唯想都没想,脱口而出:“好马不吃回头草。”

唐砂:

她乱说的。

“唯唯,你真棒。”唐砂除此之外,也找不出什么词夸楚君唯了。

媒婆:

连音:

其他人:

媒婆慌了呀,这还怎么接下去,她看了眼连音。

只见连音摇了摇头:“快些吧。”

“是。”媒婆扶了扶身。

“那请公子推门,踩门槛。”媒婆此话一出,就


状态提示:第213章:代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