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我的大哥秦始皇>第3章信陵无忌上

见场面变得有些尴尬,一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大宗师们也有些不自在,荀卿摇了摇头,知道自己不得不站出来了,人家把自己捧得这么高,自己再不说几句话,就太不知趣了。

“小友,老夫荀况,有话想问两句,可否?”

“长者赐教,郭嘉或不敢辞!”

荀卿点点头,还是个彬彬有礼的少年郎,若不是魏无忌欺人太甚,想来这小郎君是不会刻意出言相讥。

“小友,礼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你今日只说笃行,却不闻无博学所见,无审问所知,无慎思所明,无明辨所析,何以笃行?”

郭嘉点点头,这话是实实在在的探讨而不是仗着辈分责问,而且连出处都为自己解释清楚怕自己不学无术被人笑话,这荀子,真不愧是儒门第三圣人,提携后辈完全不看是否儒家门下。

“谢长者赐教,嘉日后必将认真拜读《礼记》,增长见闻。嘉今日欲以墨家之力远行求索,非重笃行而轻学问。

嘉见识浅薄,年纪尚轻,家师恐此时学习过深的学问反而无益,故而始终让小子学些浅显的道理,对于经典,只需诵读即可。

在这些浅显学问里,嘉却看到了学问在离民生越来越远,昔日孟子有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虽说这只是儒家一家之言,但是那时的诸子百家无不在为天下奔走呼号。

可是如今,有多少人还记得天下苍生?我等或投于一方大国,助其争霸;或藏于山林,放浪终日,可有一言以益于天下?

小子初识墨家之时,在诸侯各国之间,墨者几乎沦为刺客之流,各国若有战乱,则必厌恶墨家之人出现,堂堂天下显学,居然沦落到这种程度,难道真的是墨家子弟无行,为世人所不忿?

非也,实是墨家虽有机巧之术,却只顾宣扬自己的兼爱非攻之说,却不顾眼下的民生艰难。

自小子投入墨家门下,相里氏之墨自此不再参与天下纷争,一心为民,改农具,寻作物,为民生奔走呼号,尔来数年矣,如今秦国百姓耕种之时无不感念墨家大德,他国百姓无不翘首以盼田师。

是故,小子谨以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确实言之有物,但笃行却不该位列最末,反而该在第一,有笃行之心,才能真正做好学问。

小子欲实践学问,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希望墨家为天下的学问做个表率,重新把目光放回百姓身上。”

荀卿听后先是失神,转而无奈摇头,“这孩子,比公孙龙还会狡辩,话听起来句句有理,可是却句句都是废话,偏偏还说不得他。”

深吸一口气后,荀卿问出了所有人都好奇的一个问题,“学问之辩,真要辩驳起来,几日几夜也难完成,小友以笃行学问之说相辩,是有求于我等还是另有指教?”

郭嘉感激的看了眼荀卿,能早点说正事就好,别再来人辩论了,我不是想叫你们都去当什么实干家,我只是想用这个话题引出墨家的探险队,让你们羡慕一下,顺便带有意向的人一起出发去探险。

“小子无状,故作高深,惹诸位不快了,还请见谅。”说着,啪啪一拍双手,眼里一直盯着魏无忌,装作暗中埋伏了杀手,想把信陵君给吓一跳,可是信陵君脸色完全不变,郭嘉心里暗叹,“你是真有种,不怕我是击掌为号伏兵尽出弄你?”

信陵君嘴角显出一个嘲弄的角度,“小子,有点意思,不过也太过幼稚了,这等情况居然想要恐吓于我,真是个有趣的小子,可惜啊,千军万马老夫都不以为意,就是你真有伏兵,难不成还指望我跪地求饶?”

正想着呢,一队墨家弟子着甲而来,信陵君见这些人之精锐丝毫不下于魏国最后仅存的武卒,嘲讽的神色瞬间消失,见郭嘉还在盯着自己,心中不免发出疑问,“这小子真的打算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和我翻脸?之前都不曾见过面,却安排了如此好手对付我?这小子有鬼神之能乎?”

郭嘉终于看到这个家伙神色有变,心中暗自得意一下后就转过头去,信陵君见状,无奈地发现,这人并没有什么鬼神之能,他就是在唬自己,就是少年心性争强好胜的幼稚心思,一时之间魏无忌竟然不知如何是好。

为了不让其他人过于夸张的认知墨家此时的武力,此刻的墨家弟子其实算是轻装简从,但是这些人本就是一群苦行者,兼有明确的纪律性,站在这里给人的压力一点都不逊色于精锐之师。

为首的几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漆盘呈放着些东西。诸子百家和各国使者终于有些坐不住了,纷纷想要起身看看,因为盘子里面的东西,自己竟然似乎都没有见过。

“小子刚问过公孙大师,三牲五谷六畜之物,今时今日的三牲六畜与上古人皇时节的一切都是一般吗?”

阴阳家邹衍,几乎是这里活的最长的人,所以也是见识最广的一个人,闻听此言后轻笑道:“你刚刚所言非虚,上古时节的并没有五谷六畜之说,确实是神农氏先祖定下的。”

郭嘉心中窃喜,神助攻啊!你给我扯上三皇五帝这样的圣贤,我接下来的东西拿出来,还怕你们不动心?

郭嘉对着墨者中的两个人指一下,二人踏步上前,将手中的漆盘倾斜,让众人可以看到漆盘呈放的物品,一个放着的是白色的花朵,一个放着的是件衣物。

郭嘉正打算介绍呢,邹衍一抚胡须,指着白


状态提示:第3章信陵无忌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