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亡国之君>第383章变古易常
/p>

“监视大人您看,天寒地冻的又近中午,到后面用些酒饭,暖暖身子如何啊?”

“嗯,也好也好。”

在吴茂林看来,黄冲此人后台贼硬,为人也豪爽,就是有时候傻不愣登的,标准的一名武夫。移到酒桌上讲话,再当着监视大人的面,请他将人派驻到北栅子,必不会遭到拒绝。

果然,酒至半酣,当他开口提出此事,并许诺增配些棉衣军械,黄冲立刻满口答应下来。

寝宫内,香汗淋漓的张宝珠惊醒坐起,方才她做了个噩梦。

梦中,父亲与黄冲二人,双双绑于西市中将要问斩。妹妹玉珠两目垂血,悬挂在梁上。弟弟张杰与后母林氏不知所踪,破败的张府内到处是丛生的蒿草。

极度的恐慌,清醒之后半晌返不过魂来,拥着被,双目呆呆地望着眼前床幔。

“娘娘,娘娘。”

窸窸窣窣地脱下已湿透的小衣,暴丫儿已着急步趋在床前,焦急地唤着。

“取我的衣裳来。”微弱的吩咐声,似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呢喃。偏又带着娇喘。

“快快快。”

坐在地上的另两个,连忙去慢后的箱笼中取。酸丫儿两个紧张万分地蹲在床边。

“我…哀家这是咋地啦?”

“莫事娘娘,不过发了个梦。”

四个外间值夜的宫娥都已醒来,她方才的喊叫,让她们听着后都觉发瘆

“赶紧赶紧的,莫叫娘娘冷着了。”

细心的酸丫儿探手进去,扶住主子的肩莫头儿,帮着换好了衣裳。

“憋嘞慌。”

有气无力的张宝珠,还是觉得胸口闷得慌。

“掀开呀,别闷着了娘娘。”

有人在建议。两个连忙捋起丝帐边,挂在两侧金钩上。地上的火笼子,也移至在了床沿边。

“好些了么,娘娘。”

半晌,屋内的灯已复全部燃起,酸丫儿小心翼翼地开口询问。

满室内的光亮,驱赶走了梦魔带来的惊悚,急促的喘息也慢慢平复。

“终是年岁大了,嫩地心神不宁起来。”

叹年月,忧秋景。此是宫里女人常做的两件,她张宝珠从来也未当下人面讲出这些。

“娘娘正值茂龄,莫不是想多了。”

“婢子觉得还是膳食乱了,自鸢儿出去,那边送来的东西总也没人好好看着。”

也许习武长力气的人,不分男女,对吃这块尤其在意。但不管怎么讲,两个丫头随了主子多年,晓得宝珠此际的需要,根本不用去担忧遭受训斥,继续在她耳畔鼓噪。

人的心境往往如此,当专注担忧于某事,被人岔开,忧虑便也少了许多。

“娘娘,何不请人来做场法事。”

话是两个宫女中,其中一个举止稳重的讲出口的。此女年纪不大,内外透着乡下的土腥儿味,憨憨厚厚的,让人瞅着都觉放心。

听她一说,酸丫儿立即想起了一个人,灵济宫的何仙姑。

“何真人曾劝说过哀家,于此宫内做场罗天大醮。那时候,哀家还一时未能拿定主意。”

“主子,天亮小婢便将人唤入来,好么?”

“宫内起斋醮科仪是桩大事,须得惊动许多人,还是婢子直接去问?”

酸丫儿比较晓得近来的情形,觉得若将法事安排在外头,也许会更好些。后宫是皇帝的后宫,皇帝的态度决定着一切,这种情形谁也改变不了。

然而,她家主子却无端地笑了。

“就在此处做,明日便将人先唤进来问清楚。”

手扶额头的张宝珠,很冷静也很坚决地说。

本要去军营的张成一直滞留在南口。是张国纪的意思,也是张惠出的主意。

南口的庄子内是有几个杂兵,本来是给孙元化充当门面的,如今成了玻璃厂的岗值。因为,王家麟认为此处很重要,渺目道长本人则更加重要。

萝卜雷这种东西平平无奇,但真正见识过的人,没有不重视的。


状态提示:第383章变古易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