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表哥万福>第811章:牵手

第812章牵手

倒不是虞幼窈之前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只是这段时间,又有不少流民涌向了连城,朝廷颁发了国策之后,流民人数还要激增。

连城耕地少,粮食产量也有限,养蚕能换粮换钱,却也要保证当地产粮,是否能养活这么多人,各地粮食都是供不应求,关键还要自给自足。

殷怀玺:“连城辖下有三个县级镇,庄河、复镇、莲镇,连城的蚕业都集中在庄河,复镇和莲镇以耕种为主,还有一个海岛县,岛上居民以渔业为生,连城有很大一部分海产,都是出自那里,单以地域大小,以及当地物资划分情况,农工发展情况来看,安置二十万流民绰绰有余了。”

这样看来连城的发展潜力确实很大,虞幼窈心中一松:“连城耕地少,农业受地域所限没办法大力发展,就要以蚕业、海产为主,但民以食为天,至少要保证当地的产粮能够自给自足。”

殷怀玺也知道她的顾虑,解释道:“养蚕是精细繁琐的活儿,也不是人人都擅长,到时候也会安排一些人开荒种番薯,也会安排一些力气大的人,去海岛县上打渔为生,饶是如此,还是养蚕的人居多,过度养蚕会破坏山林环境,你今后要多注意,林木规划养护。”

殷怀玺心中有成算,虞幼窈也没再多问:“可能头两年因为没有耕地,又是背井离乡,没有别的活路,会有大批人养蚕过活。”

“最多一两年,流民们在连城扎根了,就可以尝试寻摸别的活路,一些真正掌握了养蚕技术,并从中获利的人,会继续养,一些只能靠养蚕勉强养家糊口,填饱肚子的人,就会放弃养蚕,另谋出路。”

而且,大户人家的庄子上,都有专门规划养护山林的护林人,会定期巡山、伐木、植树、养树、造林,以保证庄子上林木能可持续发展,年份好的木料,一直都十分紧缺,如此也能避免主家受到损失。

殷怀玺点头:“也好,种田产粮才是头等大事,多一个人开荒,就多一个人产粮,番薯贱活,就是在荒地也能种活,多种几年番薯,开荒的地也能养活了。”

他决定接纳更多流民,并非士绅们的钱粮,而是番薯。

番薯能活命,还能养荒地。

种两三年,辽东一带的农业就发展起来了。

虞幼窈又想到辽东一带,还有十余个县区要开劈蚕场,虽然有了连城的先例,后面的事就好办了,却还是关心地问了情况。

殷怀玺脱了外袍铺在平坦的地上,拉着虞幼窈坐下:“各地的蚕场已经派人去开劈了,其中以丹东的规模最大,大头留给你,及军中丹东的将士、当地的散户、外来商贾,剩下的才允许士绅沾手。”

散户势弱,斗不过士绅。

外来商户财力雄厚,但因为是外乡人,人生地不熟,会受到当地士绅的排挤和肘掣。

引进外来商户的目的,是为了分化士绅利益,散户和外来商贾,分则各为其利,合则能制衡当地士绅。

二方互相牵制。

虞幼窈就成了制衡的关键,一旦有哪一方,损害了当地的利益,虞幼窈可以另联合一方,轻易对付另一方。

虞幼窈一下就明白了其中关键:“因为旱情波及甚广,大周朝很多地区都发生了暴乱,商人蒙受损失,自朝廷颁发了国策之后,就有不少商人都涌入了辽东,势必会对当地士绅,造成一定的冲击,士绅们的利益分化成了必然,削弱了士族对当地影响力,进一步削弱了士绅的势力。”

朝廷的国策,明显是在针对士绅,这让各地的商人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加之北境在殷怀玺的镇守下,还维持着太平景象,给商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北境大肆收容流民,人多同样也代表了生产力,对商业发展有利。

她这才认识到,国策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也明白了,为什么外祖父会刻意提点她这一点,因为老辣的商人,早在提点她时,就已经预知了,这一国策会对整个北境,造成的巨大影响力,也清楚一个国策,就能让殷怀玺在北境,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单刀直入,一击中矢。

同时!

虞幼窈激动道:“外来商贾身后代表的是更广阔的人脉、渠道、物资,就相当于,将外面的资源引进了辽东,辽东一带就不会在士绅的把持之下,进入内耗情况,进而发展成盘剥百姓,这对北境的发展十分有利。”

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将为北境,创造了良好的发展优势。

殷怀玺笑了:正是如此。”

虞幼窈轻叹一声:“外祖父,可真厉害啊!”

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外祖父没提这些,也是心存了磨练她的意思,等国策的事办成了,她就能明白,一件事这背后一连串的利益效应,是开拓了她的眼界和胸襟。

殷怀玺深以为然。

身为一个商人,谢老爷子比谁都清楚,北境士绅之间的水有多深,对士绅之间那点事,再明白不过了。

也清楚,解决士绅不论是利诱威逼都不管用。

官有官途,商有商道,盗亦有盗,勾连了士与绅的,始终还是利益,左不过一个商字。

解铃还须系铃人!

经商上面的事儿,还是应该由商来解决。

朝廷颁发了国策,虽然能暂时压制士绅,却也是治标不治本,国策的意义就在于,它给了其他商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下山


状态提示:第811章:牵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