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仙侠修真>汉武挥鞭>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议定

七月初九,末伏的隔日,大汉君臣们复又早起上朝。

汉代官僚体制严密完善,早朝远不似后世电视剧中那般高大上,大多时候就如公司高层开早会,让董事长兼总裁的皇帝出来露个脸表个态罢了。

今日倒是例外,鲜少露面的太常卿刘歂竟领着诸多属官上朝了!

朝臣们之所以讶异,非是因刘歂无资格上朝,在九大卿中,宗正卿和太常卿地位最高,席位仅在三公之下。

太常卿之所以较少上朝,乃因其职守使然。

太常卿的主要执掌有二:一是掌祭祀社稷、宗庙和大朝会、丧葬等礼仪,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县邑,太常卿每月要亲自巡视诸帝陵墓一次。

太常府日常事务既繁重又繁琐,还往往动辄得咎,诸多祭祀典仪但凡出半点差池,皆是了不得的大事,故而除却主持大朝会,公务繁忙的太常卿是鲜少有闲暇上朝的。

太常卿上朝,必有大事!

群臣久居大汉朝堂,对此早是了然于心,纷纷在心下揣测起来。

果不其然,掌印太监孙全宣了羽林校尉公孙贺上殿,颁下太上皇刘启赐婚的旨意,将南宫公主下嫁于他。

按说赐婚旨意本无需宣之于朝堂,奈何南宫公主是太上皇的嫡女,是皇帝的胞姊,或许是天家想敲打敲打公孙贺,朝臣们倒也没太过在意。

只是公主出降与太常府也没太大关系啊,太常卿刘歂上朝作甚?

皇帝刘彻倒是没吊他们胃口,言及欲在太常府增设文教司之事,让群臣朝议。

将有大量新的官缺!

大多数朝臣皆是欣喜在心,族里尚有不少子弟未获官身,终日浪荡,混迹章台窑馆。朝廷要新设府司,若能举荐族内子弟占到那官缺,那是大好事。

丞相袁盎听罢那文教司的执掌,觉得皇帝有些语焉不详,只说甚么要审定欲刊印发售的新书,免得大量诲淫之书流传民间。

他不信陛下光为这点小事就闹出这般大的动静,流传民间的各类*多得是,秦皇焚书都禁不绝,何况太常府下辖的区区文教司。

然而袁盎也不想出言反对,臣僚们的心思他也懂,何必断人子弟的进身之阶?何况以陛下的脾性和心计,也绝不会让他们白拿秩俸的。

增设文教司并未破坏现有官制,且其职守亦是新奇,没有触及半分旧有诸府司的职守,如同先前在御史府增设的监察御史,设也就设了。

倒是大农令曹栾愁容不展,国库每岁又要多支出大笔秩俸,尤是今岁的账目又得重新细细精算。

刘彻瞧他那守财奴的神情就想笑,出言道:“大农令可是为文教司诸官的秩俸烦心?”

曹栾起身避席,坦言道:“陛下慧眼,臣确是有些犯愁!”

“诶,朕曾听闻持家有道者讲究个开源节流,你执掌天下租赋和国库,等同为大汉持家,可不能只顾节流,不顾开源啊!”

刘彻摇头轻叹,苦口婆心的指点道:“我大汉虽是尚俭,但若国库支出的公帑用对了地方,日后总能有所回报的。”

“陛下教训的是。”

曹栾躬身受教,却又随即硬着头皮道:“只是臣虽想多多开源,可总难免有与民争利之嫌。”

刘彻扬眉道:“那就多想想甚么事是百姓无法做,唯有官府乃至朝廷才能着手施行的,譬如高奴县的石油开采,近年就为国库添了大笔进项!”

曹栾自是无法辩驳,亦是庆幸朝堂早年已定下律法,少府,皇室实业和田氏商团虽可开设石油作坊,但探勘出的所有油田尽皆归为国有,交由朝廷开采。

刘彻复又道:“再譬如这新设的文教司,职守既是审定待刊印的新书,自然要向著书者收取些许赀费,待审定合格后再向其发放相应刊号,准其刊印发售。”

曹栾乃至群臣皆是听得云里雾里,刘彻也懒得多作解释,命宦者令李福将早已备好的文教司章程发放给群臣,人手一册。

群臣正自阅看书册,又闻得宦官宣了乘氏侯刘买上殿,为他们讲解书册中的章程。

他们心中皆有些讶异,瞧这意思,陛下莫不是有意让刘买执掌这文教司,出任文教令?

梁王刘武自入朝请罪后,可是安分得紧,其子嗣也是谨言慎行,鲜少与官员往来,刘买这梁王嗣子更是如此。

之前刘买的原配暴毙,梁王夫妇延请媒妁,想替自家长子再寻门亲事,迎娶长安贵女作为续弦,不少权贵世家都是婉拒,不想与梁王府扯上干系,免得引来皇帝刘启猜忌。

没曾想,如今刘彻做了皇帝,梁王府竟要翻身了?

新设的文教令秩俸虽只有六百石,却也位列朝堂。

何况太常府虽属官众多,但因职守繁复琐碎,属官秩俸品阶大多不高,除却礼官大夫这等有官无印的闲散职位,位列文教令之上的实权官位就只有太常卿和数位太常丞。

若太常卿与太常丞无暇上朝,这文教令可就领太常属官登殿了。

朝臣们再想到历任太常卿多由刘氏宗亲出任,现任太常卿刘歂的年岁也已不小,刘买却是弱冠之年,若早早占着位置,日后岂非是会顺理成章的继任太常卿,得以位列九卿?

失算了!

不少朝臣皆是心生悔意,万没料到当今天子有这等心胸,连昔年梁王刘武与他争夺储君之位的旧怨都能释下,启用梁王嗣子。

早知如此,当年就该将家中嫡女嫁入梁王府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议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