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第449章 金殿加衔拜宰相

粮食仓储和出纳具体是司农寺掌管,钱帛金银之类的储积、保管、验进、验出以及会计核算是由太府寺管的。

所以整个大唐的中央财政,其实是分工有序的,尚书省是总负责财政,下面具体的分工,则是民部度支司管审计,是会计部门,金、仓二部是出纳部门,司农寺、太府寺是储存、保管部门,也可以算是会计出纳部门。

各部门分工明确。

而现在皇帝却有意把财政大权整合出来。

大唐的财政大权,实际应当是掌握在宰相们手里的,下面各部分工配合。

而现在,专判度支这个头衔,已经不再是一开始的判度支司的事务,而是判整个财政相关的事务。

按皇帝的安排,以后武怀玉这个民部尚书,加衔拜相,他不仅负责民部这块,下属的度支、金部、仓部都在他份内,而且国库的司农寺、太府寺,也归他管。

涉及财政这块,专归他这个宰相判理。

实际上从相权里剥离出了很大的财权,包括地方十道的支度司,也都直接由武怀玉来管,中央实际就新增加了一个不归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管的度支使司衙门。

他将成为名符其实的计相。

为了让武怀玉能够专心打理国家财政,李世民特意免去了武怀玉的治书侍御史这个御史台副长官,以及雍州别驾之职。

很明显,武怀玉之前户部侍郎兼判度支,本来只是个兼职,开始也只是判的度支司这个审计部门。

但他表面确实很不错,他的不少财政改革建议,甚至一些搞钱的手段,让皇帝非常满意,使的现在国库开始有了积储。

连杜如晦都很佩服,认为武怀玉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他的经济才能,足以胜任民部尚书,甚至可以专门掌管国家财政这一大块。

他明显比戴胄更合适,当然戴胄也很优秀,他可以去吏部掌管铨选。

任城王李道宗再任刑部尚书,杨师道的安排出定了,去雍州接任武怀玉留下的雍州别驾之职。

中书舍人马周,升任治书侍御史兼谏议大夫兼太子洗马。

武怀玉则是左光禄大夫行民部尚书专判度支参议朝政、兼太子少詹事、崇贤馆学士兼修国史上柱国翼国公实封七百户。

杜如晦病休在家,仍然还保留了他右仆射之职。

秦琼检校尚书右仆射。

戴胄和武怀玉一个吏部尚书一个民部尚书,都加参议朝政衔入政事堂为相。

李靖升兵部尚书、李道宗任刑部尚书,两人没加衔拜相。

朝廷病休一位宰相,新增两位宰相。

最失落的不是杨师道,吏部尚书转雍州别驾还算好,真正失落的是长孙无忌,这位官阶最高的一品,朝堂依然没有他的位置。

马周的升迁也是很抢眼的。

这位跟高季辅一样,由中书舍人升为御史台的次官,还兼了谏议大夫和太子右庶子,中书舍人虽为五品,同时还是拥有五花判事的极有实权的要职,但现在明显是更进一步。

武怀玉和马周这郎舅二人的升迁速度,着实让人惊叹。

当然,跟武怀玉专判度支,直接负责朝廷的总财政大权相比,倒不算什么。

武怀玉这个专判度支的财权之大,盖过三省,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皇帝说这是为了方便,免的各部门间不通畅,就好比以前三高官官各自办公,结果也容易扯皮,所以后来才有了政事堂,让三高官官们一起堂议,直接决策审议。

现在的专判度支,也称度支使,下设二十四案,主管所有财政部门,所有财政相关事务,都直接汇总度支使,由其总理。

不过度支使仍还只是使职,没有正式的度支使衙,所以还在民部办公。

皇帝对朝堂的掌控力,是前所未有的,皇帝的某些看似不合理的决定,大臣们也不敢轻易反对,因为事实往往会证明皇帝是对的。

宰相们能清楚的感觉到,皇帝给武怀玉的这个专掌财政,真正目的不是什么方便财政部门的合作,很明显是方便皇帝通过武怀玉,直接绕过宰相和三省,直接掌握财权。

他们觉得武怀玉这个计相当不长,可能跟高士廉、长孙无忌他们一样,要不了多久就会罢相,因为这前所未有。

就连秦琼这个检校右仆射,也没人看好,更多的还是认为这不过是皇帝让秦琼暂时顶一顶空缺,或者是为了让秦琼给李靖让出兵部尚书的位置。

论打仗勇猛,十个李靖也不是秦琼对手,但要说指挥决策,那十个秦琼也不是李靖对手。

杨师道看着李靖,挺羡慕的,这兵部尚书当的肯定会很惬意,毕竟他上来主要任务就是筹划北伐突厥之战,而现在掌管国家财政的计相武怀玉是他学生,检校尚书右仆射的宰相秦琼,是他学生的义父,

他当兵部尚书,那还不是要钱有钱有粮有粮?

或许这才是皇帝安排的深意?


状态提示:第449章 金殿加衔拜宰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