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非洲帝国>第三十五章 重要情报
南非最风雨飘摇的时候也未变初衷,更何况眼下南非局势正好的时候?这任的家长也不会背离传统,能在这节骨眼上千里迢迢投奔比勒陀利亚就本身说明了他们家人的爱国之心,这名单一旦泄露,周家再大,也下场堪忧,如今周家已是把身家性命压在了南非这边,又怎会自己出卖自己?

李慕菲之所以依然保留着自己的情报系统,是因为他深知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周家毕竟树大招风,万一英国人动手了怎么办?整个情报网无异于连根拔起。还有,万一,周能得到了假情报怎么办?只有一个情报来源的话,连稍作印证都办不到。

这两个情报系统就这样在李慕菲的刻意为之之下,在整个战争期间发展成为两个独立的情报来源,为国防军提供了无数重要情报,为南非的独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李家的情报系统发展成为皇家情报局,周家的情报网则成为国家安全局的前身。

两人谈论之间,周全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他岔开话题道:“对了,孩子,今天中午,在开普敦的英军似乎有大举动。”

“嗯?父亲,发生了什么情况?”周能连忙提高警惕问道。

“你刚刚从南非回来,这里这些天的情况还不熟悉,我细细和你说说。开战前夕,开普敦附近聚集了接近十万人的英军,因为这些士兵驻扎在此地并不北上,当时我们根据种种蛛丝马迹判断,这些部队都是要开往东面的几个港口作战的,前几日我们的判断被验证了,其中一部分乘船运到了东边的伊丽莎白港,这部分英军大概有一两万人。开战之后,又有大概两万左右的英军北上支援里士满一线,留在开普敦的兵力依然有五六万之多。本来我以为是英国人的船只不足,暂时停留于此的。

“但是今天中午,我发现我们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这些英军陆续拔营北上,向里士满一线集中。”

“消息来源可靠吗?”周能追问道。

“十分可信,虽然英国人不想声张,但在开普敦这里做什么事要想瞒过华人是不可能的,”周全捋了捋胡须,得意地笑了笑:“你知道,英军军营每天早上的送水工作一向是由华人来做的,中午的时候,有几个营的英国人通知送水工以后不必来送了,当得知这事的时候,我就觉得有蹊跷,但又不放心,于是你二叔又派人找了几个机灵的,跑到那附近打探了一下,发现那些英国人果然走了。这一次,英国人动作很大,可能要把开普敦附近大部分的军队调到里士满前线去,他们要在西线对共和国下手了!”

“这事得立刻通知委员长。”周能想了想,说。

周全看了看儿子,“也好,事不宜迟,现在就办吧,我也正好看看你那个什么无限定到底有多神奇。”

周能知道,别看父亲年纪一大把了,这好奇心还是挺旺盛的呢,可能也是想看看这个委员长发明的东西靠不靠的住。

李慕菲为周家派来的几名无线电操作人员连同那台短波无线电都被周全安排在后院的一间密室里,这东西有个麻烦之处,要架设天线,幸好现在是夜里,几个人趁着夜色悄没声地在屋顶立起一根木杆,不过为了防止英国人发现,白天就得撤下去。

得到周家的情报,几名操作员不敢怠慢,按照约定好的密码将情报发送出去,南非总参谋部那边有专人全天守在无线电旁,不多时周家这边便接到了南非方面的回信:情报已收到,已经派人通知总参谋部,完毕。

目睹眼前的一幕,周全也不由得大为感慨,有了这东西,周家再想在英国人眼皮底下传递情报给南非,简直是易如反掌,英国人防不胜防啊。

---

周家得到的情报非常准确及时,这天中午,开普敦的英军正是在科利中将的命令下开拨前往北面的。

西维多利亚的英军数量是两个旅八千人,里士满有英军六个旅,科利并不清楚国境线那边的南非军队总数多少,但据他判断应该并不多,东线的英军如今连吃败仗,南非肯定是将绝大部分兵力集中在了那里,在西线怎么可能还有足够的兵力?

这里不得不提及英国人那极其失败的情报工作,英国此时虽然已经设立的情报部,但情报工作在战争初期却根本没有正式进入英军高级将领的视线,他们对于自己的对手南非没有丝毫了解,也不屑于去了解。

他们对于南非有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在他们看来一个没有常备军的国家,一个政治结构如同部落联盟一般松散的国家在战争爆发之后能召集多少兵力呢?即使召集到足够数量的部队,这样仓促上阵的士兵又能有多大战斗力呢?他们无视数量庞大的民团,认为那相对于训练有素的英军,不过是乌合之众;他们也不知道各大世家的工厂保安队已经俨然一支装备和训练都相当于其他国家正规军的准军事部队。

因为南非方面卓有成效的情报封锁,英国人对于开战前后的南非国内情况一无所知,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来推测对手。

据他们乐观的推断,南非全国能够动员的兵力顶多十万,而英军却在南非殖民地部署了十五万以上的兵力,兵力上占据了优势。但实际上,南非仅仅民团部队就动员了二十万,此外还有五万战斗力更加强悍的国防军。

正是按照这个错误的推断,科利中将认为,东线的南非军队要像如现在一样势如破竹地击败那里数量接近三万


状态提示:第三十五章 重要情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