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科幻未来>快穿反派话不多>第八十七章 逆行(13)

苏季回去了木城,赵远芳每每上朝看见空出来的位置,就很不习惯。/p

大臣们却对比乐见其成,苏季回明摆着是常贤君的人,她走了她们也能松口气。/p

毕竟苏季回在,她们就有一种时时刻刻被常贤君盯着的错觉。/p

“北方动作频频,恐是……”兵部尚书斟酌着开口,北方一向是荣国的大患,荣国上下对这个话题都很敏感。/p

宣政殿内阁,六部尚书、元将军和三位阁辅坐着,上方坐着赵远芳和苏殷。/p

林首辅经过上次的事件收敛了许多,知道新帝不是那么好掌握的,朝中常贤君的鹰犬不少,新帝的背后又站着常贤君。/p

兵部尚书最近也不针对常贤君了,倒不是她脾气突然变好了,而是她在经过一次与苏季回推心置腹的交谈后,想明白了一些。/p

两位副阁老本身是安分的性子,分得清好赖。/p

她们对常贤君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虽然之前对先帝力排众议册封常贤君让她们有些不满,但是册封之后她们就没有什么好想的了。/p

毕竟兵部尚书那样的人还是少数,识时务的人总是多一些。/p

比如户部侍郎苏季回,再比如刑部尚书高涛涛。/p

礼部尚书在这种议事会议中总是作为陪衬比较多一些,礼部最是清贵,但是也没有实权。/p

礼部尚书通常由皇室或外戚担任,没人敢惹,也没人会在乎。/p

“北方……”元将军从兵部尚书提到北方就开始激动,她看着苏殷的眼神仿佛看着知己。/p

“北方的事先放放,现在重要的是赈灾。”吏部尚书皱皱眉说道。/p

元将军忽然转过头瞪了她一眼,然后冷哼一声道:“什么叫先放放?北方之事事无大小,哪里有先放放的道理?”/p

吏部尚书不乐意了,她本来就不喜欢这一群武官,哪怕元将军功绩卓然,她也不太看得起她。/p

“难道赈灾不重要吗?”/p

元将军脸一沉道:“在下哪里说赈灾不重要了?尚书大人不要冤枉人。”/p

“什么叫冤枉人,你……”/p

苏殷本来冷眼看着她们争吵,但是看到话题越来越偏,苏殷忍不住了,突然打断道:“够了,没意义的话就别说。”/p

吵着吵着就偏离话题了,接下来的话不用猜都知道是什么,无非就是胡搅蛮缠。/p

元将军瞥了一眼依旧愤愤不平的吏部尚书,拱手道:“臣有罪。”/p

“无妨。”赵远芳看了看两人摆手道。/p

“好了,赈灾一事就按林相说的做。营兵之事……”赵远芳顿了顿,叹了口气道:“是该改改了。不过此事急不来,诸位先下去商量商量,拿一个章程出来,时间长短不重要,稳一些也好。”/p

“是。”重臣们拱手道。/p

苏殷敲敲面前的矮桌道:“接下来,关于北方……诸位有何见解?”/p

这是常贤君第三次提起北方,她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p

众位大臣面面相觑。/p

等了片刻还是没人说话,苏殷皱着眉道:“怎么?都没有什么见解吗?”/p

看了一圈,林首辅硬着头皮道:“这……北方战事……臣等……臣等……”/p

林首辅将视线投向元将军,结结巴巴的开口。/p

“元将军……可有何见解?”/p

元将军老神在在的端坐着,不理会林首辅的眼神。/p

林首辅尴尬的笑笑,低头道:“臣有罪。”/p

苏殷冷冷的看着林首辅,然后朝元将军扬了扬脸。/p

元将军轻咳一声道:“臣以为,只要粮草足够多,北方不足为虑。”/p

“何以见得?”赵远芳道。/p

她知道最近常贤君常常召见元将军,但是她不知道他们在商量什么,神神秘秘的样子。/p

但是应该是关于北方的。/p

常贤君对北方有很大的敌意,所以对北方开战是避无可避。/p

说到粮草,赵远芳想起来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p

这八个字说明后勤补给对于一场战争的作用也是很大,因为小型战争可能需要牵扯的人数是几万,国家可以轻松地解决他们的补给问题,但还有很多的大型战争发生,这些战争中一般需要参战的人马达到上百万,他们一般都是要远赴他乡作战,要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后勤补给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p

粮草,粮草……/p

赵远芳想到粮草就忍不住叹气。/p

虽然元将军说只要粮草到位,北方不足为虑。/p

元将军为人谨慎,没有足够的把握不会说那样的话。/p

所以如果粮草真的到位的话,北方真的是不足为虑。/p

可是荣国就算能为这一次战争提供足够的粮草,朝臣们同意吗?/p

这才是最大的难题。/p

“北方天气恶劣,北方戎族骁勇善战在北方一向处于统治地位。但是,她们却有最大的劣势——团队作战能力太差。没有好的兵法阵法,她们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不足为虑。但是她们又是马背上的长大的,骑兵不用在下说,在座的各位也明白。荣国兵力……虽说士兵多,但是大部分没什么战力。而是荣国,兵部占八成。”/p

元将军看了看脸色凝重的众人,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接着道:“荣国的优势在于粮草充足,北方不适宜种植所以食欲缺乏,她们打不起长远战争。若是粮草足够,臣等保证,戎族甚至整个北方游牧民族都不足为虑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 逆行(1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