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小单位>第二十章 三

古家局把台站津贴由每月六十元提高到四百八十元,柏台说:“自从我入台工作到退休,六十元的台站津贴就没有变过,好消息,你们高兴吧。”许台说:“也没什么可高兴的,最初台站津贴六十元的时候,我的工资是四十八元。变成四百八元,我的退休金都四千多了。”

角辰塌陷台就在省城辰市,台站在城东,省局在城西。建立之初,都是在郊区。随着城市扩容,如今省局和台站的所在地都成为了市区。塌陷行业的仪器都是高灵敏度的仪器,对观测环境的要求苛刻,角辰台的观测环境已经被破坏。旧式仪器的探头与记录器之间的距离受连接导线长度的限制,决定记录室与探头房不能离得太远,所以台站的选址尽量避开人为活动的干扰。数字化时代有一个好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输。角辰台的办公楼可以继续使用,仪器探头安放地都重新选址,理论上可以安放在任何的地点。角辰台经过上次重新核定编制,现在定编二十七人。因为仪器已经完成数字化换代,需要的人员大大地减少。加上近几年入台的人少,退休和调出的人多,人员在逐渐减少,属于角辰台的工作人员只有九名。虽然同在省城,人们还是愿意在省局的大院内工作,不愿意去角辰台上班。

完成销毁、移交经济档案工作以后,角辰台变成省局的一个处室,台长由省局直接任命。在同一个城市,工资相同,在省局工作没有台站津贴,在角辰台工作就有这笔四百八十元的津贴,年轻人还是愿意在省局工作。也有人愿意去台站的,都是离开权利中心的失意人、临近退休的高龄人,到台站工作的直接好处是每月多得四百八十元的台站津贴。省局毕竟是机关,上下班的考勤制度是健全的,到台站不同,不承担具体的工作,想去就去,不想去就给台长打一个电话说明一下,连请假都算不上。更何况这些人都有特别之处,连局长都舍不得精力去过问,何况一个台长。这里成了部分人的安置地,就是这个原因使角辰台的人数多起来,真正值班的人依旧是原来的几个人。

角辰台的衰落使角子台成为省内最大的台站,子市是一座海滨城市,是古国公认的旅游胜地,古家局的领导经常到子市度假,有一股资金绕开角省局流入角子台,担负接待古家局领导任务的角子台发展得很快,角子台的台长,从来都是省局直接任命的。子市同辰市的工资水平持平,不似其它的地区,比如亥市相比辰市每月少五百元。继角辰台之后,角子台也变成省局的一个处室,人员的构成也类似角辰台。还有省局处室驻外的单位——海涛预警中心,因为濒临子市最美的海滩,建立之初就负有接待领导度假的职能。为了得到这片海滩,郜局曾颇多费心。经过几年的运作,加之省局之间领导的往来,海涛预警中心和角子台自然地产生分工,级别低的官员由角子台接待,级别高的领导由海涛预警中心接待。在旅游的淡季,角子台还接待各省的同行,相对商业宾馆,这里经济实惠,特别受到全国台长们的青睐。海涛预警中心只对古家局、省局局长以上级别的人士开放,同时角省经常在这里举行大型的会议。

又有消息传来,局内台站的人员编制,由省局统一调配。省局要在所有台站中执行省城的工资标准,用时两年,共分三个批次。工资差别都在地方性补贴部分,每月亥市比辰市少五百元,在省内亥市的经济最落后,同省城人员工资的差别是最大的。如果角亥台落入最后一批,两年的时间每人要少挣一万二千元。得到消息后的第一个周二例会上,众人劝说甄台立刻去省局活动,把角亥台列入第一批次。甄台说:“干工作的时候,没见过你们如此积极,这要钱的时候个个都唯恐落后。我当然想入第一批,一想到评比成绩就怕面见郜局。”乌科说:“啊——,这是两码事,各说各的,是吧——,都明白的。”老周说:“不管怎么说,甄台都不能——先自卑,努力了——办不成我们——也不怪你。”杨光说:“今晚大家先给你整一顿壮胆酒,甄台明天酒未醒就出发。”钱科说:“新的评比结果我们有一个第二名,同其它台站相比,我们的成绩不算好,可是我们进步的速度大呀,我们进步神速,凭速度我们有进入第一批次的资格。”虽说都担心自己的评比成绩存在着负面的影响,毕竟离希望很近,人人都笑容满面的。甄台说:“大家空前团结的场面,我就见过两次。一次是卖车拿补贴,二次就是今天。同事们,别太露骨了,都含蓄点好不好?”“你妈x的,含蓄一年就少六千,含蓄两年就少一万二。”其实,人人都清楚,不用大家催促,甄台自会尽心尽力的。角辰台、角子台是省局的处室,剩下十个台站,可能性最大的是第一批三个,第二批三个,第三批四个,他甄台情愿把角亥台放进最后的第三批里?甄台不会的,况且角亥台在台站规模上是省内排名第四的大台站,弄不上第一批也应该在第二批,大家都很乐观。

半年的时间,甄台去省局八次,专为争取进入第一批次而去的就有五次,甄台只要听到一点消息就去。终于,角亥台被列入第一批次,举台欢庆。甄台拿着省局制定的批次表,仔细琢磨,“第一批的台站只有两个,都是从当地市政府要钱多、省局下拨钱少的。第二批的台站是三个,能从本市要来一点钱


状态提示:第二十章 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