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三年三月。/p

王景称王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四方,杨行密、项家军还有南面的邓羌、英布都派人打探,知道了这件事。/p

英布和邓羌正打的热火朝天,听到这消息也做不出什么反应。/p

杨行密和泗洪相隔一个洪泽湖,在不解决周边势力之前,他也无法向西发展。/p

至于项家军,他们的发展是向西,在东面只是偏师。/p

所以尽管这些势力都知道王景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但都没办法出手打压。/p

……/p

三月下旬。/p

白泽城外的一处村镇,众多百姓开始在田地中忙碌。/p

村镇外的田地边缘,还种着一株株柳树,正值春回大地之际,柳树青青枝条下垂,随风飘荡。/p

有不少童子在村字不远的柳树下玩耍。/p

还有一些人前往东面的大河捕鱼。/p

当初白泽在袁术的治理下,不能说是民不聊生,但百姓在粮食五倍的生长速度下,依旧会经常饿肚子。/p

平时还要承受徭役,被征发成为运粮的夫子等。/p

等这座城池落入王景之手后。/p

泗洪派来了不少文吏,颁布了各种法令,还把城外的田地全部分给了众多百姓,分田之后,白泽县的所有百姓都对王景感恩戴德。/p

白泽城变成了白泽县,城外还有几个百户所,一个千户所。/p

有军镇,有百姓聚集所形成的村镇!/p

这些村镇和县城在休养生息中,迅速发生变化。/p

此时三个男子正在远处河边看着村镇的景象,在看到农夫耕田,童子欢声笑语的模样后,三人面上都露出了笑意。/p

“没想到,县令和县丞治政手段如此厉害,白泽县百姓面色红润,没有饥寒之忧,此地俨然是乱世中的桃源啊!”/p

其中一个男子赞叹道。/p

他便是当初带着步氏族人北上的步经。/p

在泗洪忙着给族人安家后,他便通过招贤馆的考核,被任命为白泽县的户曹。/p

按照淮王的规矩,但凡是文官都要从基层做起。县中的六曹吏员,也是正规的官职,可以以此不断的立功升迁。/p

“步兄此言,高估县令和县丞了!他们能力的确不错,不然也不会升迁进入中枢,但要说他们能力有多强,那就有些过了!”/p

旁边的同伴摇了摇头。/p

这人是当初跟随袁术的文吏,在转投王景之后,经过考察留任,算是白泽县的老人。/p

他对于白泽县十分熟悉,所以在步经和另外一人前来任职的时候,带着两人熟悉县内的环境。/p

“白泽县有六乡三镇,百姓迁移一部分后还有十七万!王上颁布了的政令,让十七万百姓免遭战乱袭扰,能休养生息……”/p

“县令和县丞只要按照王上的政令,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就能让白泽县迅速发展!白泽能有今日,都是王上之功!”/p

这文吏对县令和县丞不怎么在意。/p

但对王景十分的敬仰。/p

步经有些尴尬的一笑,看到不少青壮正带着工具在整修道路,有些惊讶,“不是说营造司麾下的工兵正在修建东湖到五河的驰道么?怎么白泽也开始修路了?”/p

文吏说道:“步兄误会了,这些人不是营造司的工兵,是县令征召的民兵,他们修建的不是驰道,而是各个村镇和白泽城的路!”/p

步经顿时恍然。/p

他明白道路的重要性,道路就像是贯穿府县的血管,只有道路通畅,上通下达,王上和县令才能号令全境。/p

步经问了不少事情,感觉大有所获。/p

他看到身边和自己一同前白泽赴任的同伴一直没有说话,问道:“胡兄,你没有什么想要问的么?”/p

和他一同来白泽的人,正是胡惟庸。/p

谷鶚  他通过招贤馆投奔王景后,迅速得到了召见。/p

王景的确没有因为他的坏名声,就对他拒之门外,毕竟能顶替李善长,在朱元璋这种皇帝手下当了十年丞相的人,能力肯定不会差。/p

并且此时的神州大陆,和源世界的情况大不相同。/p

王景只要掌握国运气数,保持自身的强大,抓住兵权,什么权臣都动摇不了他的根基。/p

所以王景很干脆的把胡惟庸纳入麾下。/p

按照他制定的规矩,把胡惟庸派到了白泽县充当仓曹主事。/p

在步经和人说话的时候。/p

他的目光一直放在旁边的河水上。/p

“白泽县有白洋水通往睢宁,东有运河河道,将来若是渡河向东,此地便是大军后方粮草的战略要地……”/p

胡惟庸心中想着,考虑如果自己是县令,该如何在白泽县做事立功。/p

步经的声音让他回神。/p

他当即笑道:“步兄问的已经很详细了,不需要在下多嘴!”/p

三人在各处村镇转了一圈,查看了此地的风土人情,等到黄昏的时候才回到城内。/p

夜晚。/p

白泽城东面的运河河面上,有十几艘小船绕过泗洪军水寨,在下游的一处河湾上岸,大约两三百身穿轻甲的士卒在岸边迅速集结。/p

然后他们双眸露出狠戾之色,朝着事先打探好的方向迅速扑去。/p

不久后。/p

一处村镇猛然爆发出火光,响起了凄厉的惨叫声。/p

村子内的民兵在保长和甲长的带领下,不断的大叫呼喝,集结到一起,和莫名突袭村子的士卒杀成一团。/p

他们


状态提示:第240章 暗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