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军沿着官道浩浩荡荡的开进,烟尘弥漫,声势浩大。

在距离虎豹军二十里外的清河下游,一支千余人的兵马正停驻在河畔歇息。

“大当家的,喝水。”

一名虎背熊腰的壮妇腰跨兵刃,将水囊递给了马背上的大当家“半边天”。

“虎豹军到了何处?”半边天问。

鬼头军大当家“半边天”戴着银色的鬼头面具,浑身散发着冰冷的气息。

“回大当家的话,他们距离大顺军大约还有半日的路程。”壮妇回答。

半边天您仰起头咕咕噜噜的灌了一大口水,将水囊扔回给了壮妇。

“派探马盯着他们!”

“有什么情况,立即回报!”

“是!”

壮妇回答道。

“继续走!”

大当家半边天看到周围的那些鬼头军壮汉,大声下令。

很快,鬼头军再次的启程。

他们几乎是和虎豹军平行前进。

这一次鬼头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趁着大顺军和虎豹军杀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上去捡便宜。

与鬼头军同样想法的人也不少。

当得知大顺军和虎豹军要打起来的时候,他们都是从各处赶了过来。

有的人是想要到时候趁虎豹军虚弱的时候杀上去助战,在大顺军那边纳投名状。

还有的则是准备到时候见机行事,抢一波就跑。

大明的官兵撤离山东后,他们这些人能够拉起一支队伍,占领一块地盘。

他们的首领们自然也都是一些有能耐的人,自然懂得富贵险中求的道理。

他们赶赴到战场观望,也是想看看,有没有便宜可占。

这些地方势力的队伍多则一两千人,少则三五百人。

他们游荡在虎豹军和大顺军的周围,宛如双眼冒着绿光的野狼一般,随时准备扑上去撕咬一块血肉。

这些地方势力出现在了周围,也是让虎豹军的哨骑如临大敌。

有哨骑第一时间折返回大队。

“大将军!”

有哨骑追上了行军大队。

“大将军,在我们的东边二十里处,发现了打着“鬼头军”旗号的队伍!”

“他们大约一千余人,也在缓缓开进!”

哨骑在马背上喘着粗气,朗声禀报。

李天听到哨骑的禀报后,也是眉头微微皱起。

“这是第几支队伍了?”

李天转头询问。

“回大将军的话,这是我们周围发现的第七支队伍。”亲卫回答。

“继续盯着,看看他们想干什么。”李天吩咐道。

“诺!”

哨骑应了一声后,旋即调转马头,沿着来路策马而去。

“命令各营加强戒备!”

“这一次周围有不少饿狼虎视眈眈呢。”

这些出现在周围的势力互不统属。

他们就远远的游荡在周围,也不靠近,让李天这位大将军也是不由的提高了警惕。

好在这些势力人数不多,战斗力也是良莠不齐。

以他虎豹军现在的强大实力,纵使他们全部扑上来,他也能够应付。

否则的话,他已经带着虎豹军撤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去了。

可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小心防范,总归是好的。

下午的时候,担任前锋的野战第一营副指挥使唐良才策马都了李天的中军。

“大将军,袁林带着一万余兵马,埋伏在刘家湾一带。”

“现在他正张网已待,等着咱们往里边钻呢。”

大顺威武将军袁林的想法很简单。

他估计的激怒虎豹军来报仇,而后设下埋伏,希望能够一战就击溃虎豹军。

这也是他们大顺军经常干的事情。

以前他们的装备不好,战斗力不强。

大多数和大明官兵打仗的时候,都是设伏才能取胜。

毕竟一支军队在突然遭遇伏击的时候,必定阵脚大乱。

只要伏击的军队人数够多,四面八方扑上去迅速的冲散对方,那这一仗就算是赢了。

要是摆开阵势正面打的话,他们大顺军几万人估计都不是几千明军的对手。

“大将军,要不要停止前进?”

副指挥使唐良才建议。

人家已经在前边设下了埋伏,要是继续前进的话,那就钻进埋伏圈了。

“他们既然想伏击咱们,那就让他们在野地里趴着,耗一耗他们。”,李天笑着道。

副指挥使唐良才也是疑惑:“大将军,您的意思是?”

“全军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待歇息一宿,养精蓄锐,明日再上去和他们决战。”

袁林想以逸待劳,伏击他们,岂是那么容易的?

李天也是心里冷笑。

“诺!”

很快,李天的命令就传达了下去。

虎豹军停止了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虎豹军没有继续往前走的消息传到了大顺威武将军袁林的那边,义军首领们不淡定了。

“是不是他们闻到什么味儿了?”

虎豹军突然停止前进,也是让他们心里担心了起来。

“他们可退回去了?”

袁林也是面色阴晴不定,询问着探马。

“没有,他们就地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呢,远处都能看到炊烟。”探马回答说。

“那他们应该不是发现我们了。”

袁林分析道。

现在距离天黑还有一顿时间呢。

虎豹军就匆匆的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如此谨慎小心,也


状态提示:第136章 虎视眈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