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常了,贾珍此时正在研究那六份卷子的答案,他可是要给那群老古董好好上一课,又怎么能够一知半解的,这个时候贾珍算是有些体会到当年填鸭式教育的一些好处,杂七杂八的东西知道了不少,虽然大部分都还给自己的老师了,但是这些基础的要捡起来并不算难事。

“伯希,可要用点点心。”楚氏为贾珍减去灯花,挑了挑灯芯,让原本有些黯淡的灯烛重新明亮起来,却看见自己的夫君从桌案上起身,看那神色怕是有些饿了。“啊,就要点牡丹卷就好了。”贾珍已经看完了五份卷子,就差最后一份了,等到看完就可以了。“如珺可是累了?”贾珍看着自己的妻子,将妻子搂进了自己的怀里,他一直忙于公务,还要看顾子女,未免就对自己的妻子有些疏忽,他有些心疼地亲了亲自己妻子的额头,“早知道就该让你去休息的。”“不,我陪着你,才能安心。”如珺温婉地一笑,夫妻二人这般温存了片刻,楚氏才起身吩咐下人准备吃食。

这边的进士们虽然对贾珍的那些安排感到奇怪,但是这三天却也学到了不少事情,很多都与他们一开始预想的完全不一样,看起来学习和做官还真是两件事情,他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且不少人其实隐约对自己未来想去什么地方做事有了大致的打算,就不知道自己之后能不能得偿所愿了。三天之后,众位进士以及国子监的官吏们重新被带到了广文馆,而贾珍早就面带笑意地坐在了上首上。

“说起来这虽非本官第一次来国子监,但是却是第一次以西席的身份坐在这里。”贾珍脸带笑意,道,“虽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本官今日即便不才,但却不能有负皇恩,故而不得不指教一番。”贾珍的品秩本来就比国子监最高官吏祭酒一职还要高,又有皇命在身,即便国子监那群官吏,尤其是年长贾珍十多年甚至更多的官员也只能咬牙等着贾珍的授课。

所谓一不做二不休,贾珍今日不仅仅是来安排这些进士们的,还是专程来给国子监打脸的,既然打脸那么就不用讲什么情面,反正这成绩也是他们自己考出来的,不是吗?贾珍吩咐自己身边文书将名次等第一一公布出来,本来这些进士们在看到自己名次的时候还有点十分不自在,但当他们发现国子监的官吏们多数竟然考得要比自己糟糕得多,就忍不住有些高兴兴奋,即使他们十分克制自己的情绪,但是还是露出了一二,被在上座的贾珍看得一清二楚。

李祭酒尤其不自在,尤其是在这些进士们面前丢了自己的老脸,整个脸色都已经变得铁青,一双眼睛恨恨地盯着贾珍,贾珍并不理会那群官吏刀子般的眼神,朗声道:“这般成绩确实出乎意料,故而圣上特地命我前来为同僚讲解解惑,希望各位同僚能够有所受益,切勿再夸夸其谈。”贾珍一挥手,后面的官吏便将带来的卷子一一发下。

贾珍对其他五份卷子虽然讲解得细致,但是终究比不过他和胡济二人出的那份卷子,毕竟这才是他的强项专攻。一开始众位进士有些人还秉持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他们中间有不少人认为这面前的吏部尚书一个人是无从讲解这六份卷子的,甚至有些促狭的进士们还在中间提问,想要看看这吏部侍郎肚子里究竟有多少墨水,他们没有看到他们想看到的,却慢慢地开始认真地听贾珍点评分析这些卷子。

“吏部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以三铨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书、判、德行、才用、劳效较其优劣而定其留入,为之注拟。简而言之,吏部的职责就是选贤用能,监督文物百官,使之各司其职,为君分忧,安定天下。那么什么决定一个官员的好坏,是其个人品行,还是其才干能为?一个十分有能为但是却贪财的官员,一个品行高洁,但是却不察世事的官员,谁才是好官?”贾珍说到这里,眼睛扫视了下面的所有人,他可以注意到一些人在沉思,但是有些人那脸色可真不好看了。

梁敏,章佐等人都听得十二分地入神,微言大义,见微知著,这位贾侍郎可是有真本事的人,若是能得些有用的教诲,日后怕是也能够得益。“就这二人而言不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端看我们要如何去用,倘若这二人同为县令的话,便选用那有能为的官员,虽然他本性贪婪,但是只要能够监督,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又或者以刑法约束,使之约束自身,远比一个两袖清风但是却不懂世事的官吏要强的多,因为县令一职需要接触下情,又要与上峰打交道,周旋于各色事务中间,教育,狱讼等等,别看县令品秩小,但是要管的事务极多,不然何以称为父母官,这不是那个品性高洁的官员能够胜任。但是倘若是编书修撰,便是后者更妥当些。知人善用,莫过于此。”贾珍侃侃而谈,这般言论叫众位进士们也几乎大吃一惊,若是以儒家来衡量,这位吏部侍郎无疑是极其出格的。

“马有优劣,但是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去驾驭,安排,当然在这之中要去污除垢,这便是吏部的职责。”贾珍的话还未讲完,便有一进士激动地鼓起掌来,正是章佐。章佐没有想到贾侍郎的想法和理念居然与自己十分契合,一时情绪激昂,便忘了身在何处。贾珍微微一笑,若非这人被李安定了去兵部,他其实挺想将其安排到吏部做事的。

“侍郎大人未免太目下无尘,夜


状态提示:第91章 先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