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电子游戏帝国>第147章 孙仲谋
的工厂,会采用gca公司新开发的1.8微米光刻机!”

3英寸和4英寸是指晶圆柱的直径。半导体芯片生产的第一步就是制造高纯度的硅晶体,然后进行切割分片。晶圆柱的直径越大,每片晶圆的面积就越大。从而使单片晶圆能够分割出更多的芯片,相对来说每枚芯片的成本就可以下降许多。

而2.5微米和1.5微米是指光刻机的光刻线宽度。光刻线越细,意味着芯片上单个集体管占用的面积越小。在集成相同数目的晶体管时,制程越小,芯片的体积也越小。从而让同一大小面积的晶圆可以分割成更多的芯片,实现芯片成本的降低。

因此晶圆直径和制程,是考量一座晶圆厂工艺先进与否的最重要两个指标。

德仪既然要投资建设更先进的晶圆工厂,原先的老工厂自然就成了需要处理的落后产能。半导体工业的设备折旧一般在四到五年,但德仪位于硅谷的这座工厂于1978年底才建成投产,到现在为止满打满算才两年,自然不可能直接关停。

东方电子突然出来表示自己愿意收购,这让德仪公司有了收回部分投资的机会。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谈判进展的很顺利。这座月产1.2万片晶圆的工厂,只需折价675万美元,就被李轩收入囊中。

三十年后,英特尔投资兴建一座晶圆厂需要‘花’费20亿美金,工厂的洁净度比消毒最彻底的手术室还要干净上百倍,一台光刻机造价就超过1亿美金。

但现在投资晶圆厂的‘门’槛还没这么变态,新建一座最先进制程的晶圆厂,也只需1000万美金左右。

“在我看来日本企业在技术上投入资金,一点也不比美国公司少,双方的技术代差只会越来越小!美国公司只有改进生产环节,提高晶圆良品率,才是与日本企业竞争的唯一出路!”李轩笑着说道。

李轩自然知道美国半导体企业并没能依靠技术上的优势保持对日本it企业的压制,反而被日本打得大败,最后只能依靠美国政fu出面,迫使日本政fu签署了一项《日美半导体协议》,才勉强保住了一丝元气。

但即使这样,德仪、英特尔等企业也都相继退出了dam存储器领域的竞争。直到后来韩国的三星公司和台湾的代工晶圆厂崛起,才结束了日本企业在内存领域的辉煌。

张仲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我同意李先生的看法,美国半导体企业长久以来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即使生产管理比较粗放,也依旧能获得高额的利润。但当竞争对手的技术开始迎头赶上,双方开始刺刀见红的价格战时,美国企业明显处于劣势!”

“现在美国所有的it企业都是自己设计芯片,然后再由自己的晶圆厂进行生产,大部分公司的重心主要放在芯片研发上,而不是芯片生产上!有没有可能独立成立一个公司,无需考虑芯片研发,只专注于晶圆生产,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芯片良品率!”李轩突然说道。

张仲谋眼前一亮,却有些疑‘惑’的问道:“我记得贵公司也是有芯片研发业务的,那么两者的关系又该怎么处理?”

他其实也明白李轩来找自己的目的,是想要邀请他加入东方电子公司。但在这之前孙仲谋还没有做任何决定,毕竟东方电子相比于德州仪器依旧只是一个小公司而已。;


状态提示:第147章 孙仲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