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攻约梁山>第14节跟着感觉走
荣光。

他把这个目标志向一直当成此生担负的家族使命,若是不能完成,他怕死后无颜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会死不瞑目。

杨志的体质,或者说是无量道长口中的杨志的命运,到底是不是不适合热带作战,赵岳不知道。

赵岳知道的是,无量道长确实有些神奇本领是个活生生的奇人,只论本事也有令他尊敬甚至敬畏的地方。

既然无量道长批命说了杨志的弱点,赵岳不迷信,也有任何人无法动摇的意志,但还是尊重了老道的批命。

赵岳了解杨志藏匿心中的顾虑,也知道杨志不怕打仗战死而怕就特意开导了一下杨志的纠结,并令其回高丽

“不适合南下作战就不必去。不要勉强自己。不必纠结。杨将军,难道你还怕不参与西亚作战,以后就没了仗打没了大功立”

“守住高丽半岛,扼制女真野人对半岛会造成的侵略和破坏,守住半岛这片北方唯一的根据地,保护好那进行的各项重要事业平安稳定全力推进,这本身就已经是大功一件。而且那是非有大将之才者不能胜任的职责。金军名将辈出,可不是好对付的。能收拾住金军猛虎群一样攻掠的就已经是当代英雄”

赵岳这么很随性地笑呵呵一说。杨志想了想,就也顺畅心怀哈哈笑了。

帝国在北方也有强敌呢。彻底铲除女真等北方野人部落,彻底根绝中国北方的民族隐患,这是帝国的政治方略大计,更是宝亲王赵岳一心要完成,也必须完成的计划。而高丽半岛上正在开展进行的各项工作对帝国也意义重大,不容有失。

杨志想通了,畅快地接受了任务。

北军普通将士,那些不适应炎热气候的,在赵岳特意强调的命令中也纷纷抽调剥离了出来共组成三万仍回北方

人的体质有差异。有的人天生就无法适应热带的气候和生存环境,这个不是靠意志坚强就能克服掉的。

人定胜天只是说说,表达的是一种气势精神。具体办事可不能当教条来死板硬干蛮干。

硬要不顾将士的天性不适应要他们去南部参战,那是不尊重客观事实和自然规律,不尊重科学,更不尊重生命

在赵岳的观念里,不尊重普通将士的性命就是不尊重军人这份极度危险而神圣的职业,也是对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不尊重不顾及你爱护别人,别人才会爱护你。国家民族大层面也是这样。国家爱护国民,国民才会忠诚热爱自己的国家。

宋王朝的百姓叛离宋国,抛弃故乡,毅然决然甚至达到疯狂程度,就在于国家轻视国民,不在乎百姓作为一个人必须有的最卑微最低下简单的那点生死幸福要求。在宋王朝治下的领土上越活越绝望了,百姓才有了千里万里逃亡的决心

留下继续帮海盗三万人马看押蛮子沿江河转移的数万宋西军将士是那些老军和尚未长成的少年将士,总之都是些无法完成陆地长途跋涉的将士。他们随着剩下的这些同样不耐陆地长途艰辛跋涉的西北宋民以及异族老弱妇孺们混和在一起乘船转移,得了海盗帝国的关怀照顾,也是顺便随船和西北汉人一起继续监视看押这些异族一直老实服从安排到达目的地。

剥离了强壮有力的蛮子大小汉子,减少了随船走的异族的闹事甚至反抗力量,剩下的老弱妇孺蛮子没了依靠也就没了折腾的底气和勇气,这些沉稳的老兵和有梦想而格外勤快有活力的小兵蛋子,人少也能随船轻易控制局面。

无论是海盗军、西北汉军民,还是吐蕃西夏军民,凡是强壮耐得住陆地跋涉的,全部穿越蜀中奔往南亚海盗领土,这种分流极大减轻了用船舶转移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利用蜀中陌生的环境更好地控制和使用异族俘虏。

幸福美好的生活从来不是能那么容易得到的,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官员富豪、官二代、富二代,都是大致如此。

没有拼搏,没有付出,就算原本拥有或能继承来财富和幸福美好生活,也守不住而早晚失去。

付出了血汗,得到的幸福成果享用起来才格外踏实香甜。人生才有了更丰满更鲜活更自豪也更有意义的成就感。

付出了血汗,才知梦想拥有的来之不易,才会懂得珍惜。付出的越多,才会越珍惜。这是人之常情。

赵岳前世出身同样卑微,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及疯子般坚持不懈的血汗打拼才闯出路子,创造了成就,成为科技界的炫目的佼佼者,也赢得了人生种种幸福际遇,包括得到极其傲娇却就是迷恋上他爱他到如痴如醉的爱人。

他深明付出与收获之间的玄妙此道,让异族青壮俘虏穿越蜀中倍尝艰辛,也是要蛮子们从流血流泪万般辛苦不易中格外多些觉悟,在成为帝国公民后会有更多的自觉珍惜新生活的下意识行为,也多了些对新环境不适应不满的耐性

数量惊人庞大的牛马牲畜以及占地方的物资也全部穿蜀走陆地,这既方便饲养照顾,也是为减轻船运的困难和压力。

动物自有适应生存的本能能力,秋季是没有牛马羊生育的。

这时节抢掠的牲畜中没有走不得长途跋涉的小牛小羊小马有老弱的牲畜耐不得这种迁移,这不要紧,正好用以路上的吃用,就不必费心从庞大的动物群中特意挑选杀哪个吃哪个了。

凡走不动的,甚至累倒了的牲畜,正是应该要淘汰掉的,抡刀子宰了下锅就是了。

从大西北到进入宋境后一路抢掠或


状态提示:第14节跟着感觉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