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七十年代纪事>第143章 章 :
不上两句,我说攒粪肥田耕种,他们说工作说抢购副食品,干瞪眼,我听不懂他们说的,他们听不懂我说的,这叫话不投机半句多,哪比得上在家里?一起坐在地头上拉闲呱都知道在说啥。”

贺父才不去城里自讨苦吃。

最重要的是大儿子二儿子都在老家,让他偶尔去小儿子住几天是可以的,长时间跟着小儿子住就不行了,大儿子二儿子的脸往哪儿搁啊?虽然他不给儿子们添麻烦,和和气气地做人,但是有这么三个出息的儿子,只要他想,在贺楼大队横着走都没关系。

“爹!”

贺建国叫一声,没来得及说出其他的话,贺父赶紧打断他:“你就别劝我了,我早跟你说不去了,反正你个个星期都回来,我平时给你送菜送柴禾,又不是见不着。”

他怕贺建国继续劝自己改变主意,话题一转,看向这个桌子凑一凑,那个桌子玩一玩的小平安,“安安,安安,快过来,阿爷给你夹一块大肉!”大孙女都到说婆家的年纪了,其他孙辈就只有平安一个小女孩了,长得好嘴又甜,贺父可喜欢她了。

平安一路小跑到了跟前,喜滋滋地道:“阿爷,夹一块大肉,我吃瘦的,把肥肉省下来给阿爷吃,等我长大了,挣钱给阿爷买很多很多的肉吃!”

贺建军笑道:“哎哟哟,这小毛丫说话可真好听。”

兄弟三个转回正题,讨论明年的计划。

贺建党决定种十亩棉花,贺建军决定种八亩,虽然经济作物很重要,能赚钱,但是粮食作物不能放弃,没有足够的粮食一切白搭。

贺建国听完两个哥哥的话,增补了一些注意事项,深夜才散。

第二天一早,晚辈给长辈拜年,未婚晚辈都收到了长辈给的压岁钱,和往常一样,贺父给孙辈一人一块钱,贺建国三兄弟夫妇给子侄一人五毛,比齐淑芳刚穿越的那年涨了五倍,当年她给七个侄子压岁钱,一共给了七毛钱。

贺建国和齐淑芳不缺钱,可他们没有因为自己有钱就越过兄嫂而挥金如土,贺建党夫妇和贺建军夫妇心里觉得特别舒服。

当天傍晚贺建国一家回城,两家给带上不少粮食菜蔬,作为齐淑芳娘儿俩在家的口粮。

齐淑芳才上完一年学,粮食供应都在首都,这次回来换了不少全国粮票带上,可总不能天天去外面买饭吃吧?

对于兄嫂的体贴,贺建国和齐淑芳都很感激。

回到城里的家,贺建国才跟妻子说起老师师母对陈三川的猜测。

齐淑芳正抓炸果给金教授和金婆婆,闻言一愣,差点把手里的炸果撒了,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不可思议,“老师和师母认为是陈教授隐瞒了老马的临终遗言?自己去取出了老马留下的那批珍宝?快,跟我详细说说。难怪他送陈宁几件好东西。”

她爱财的程度,家里无人能比,要是陈三川窃取属于自己的东西,她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老马的珍宝呀!虽然不知具体数目,旧上海时期的名贵之物诸如翡翠钻石一类放在这个时代根本值不了几个钱,但是齐淑芳想到的是未来,是未来!

金婆婆牙口不够好,捏着一把炸果慢慢磨牙,让金教授告诉齐淑芳。

听完,齐淑芳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柳眉倒竖,杏眼圆睁。

“这么说,陈教授嫌疑很大。”她之所以说嫌疑二字,是金教授和金婆婆仅仅是根据常理推断,并没有掌握确切的证据,她也不能一下子就确定。

“是啊。”金教授叹息,“我这两天向老陈以前的邻居打听了一下,老陈家不富裕,连陈宁家都比不上,他们家的老邻居都说老陈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发财了,他们家天天传出浓浓的肉香,他们家的小孙子经常吃到很多高价商品。老陈的儿媳妇们向邻居炫耀过,说老陈有先见之明,在家里倒霉之前就藏匿了很多财宝,现在他们根本就不愁吃喝。”

金婆婆吃完手里的炸果,拿着肥皂洗了手回来,“早上陈宁来拜年,我装作不经意地问起老陈送他的东西,你们猜他是怎么回答的?”

“怎么回答的?”齐淑芳有机会去看陈宁得的东西,但因为回老家就没去。

“我问他,老陈送了什么东西给他,值得他向淑芳炫耀,请淑芳去赏玩,他说就是镇尺印章玉器,具体什么样他没说,但他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

齐淑芳问是什么话,金婆婆道:“老陈说自己得以平反,多亏了陈迟,所以托陈宁给陈迟送几件东西,比送给陈迟的更加名贵罕见。陈宁原话是这么说的‘三川爷爷给我的东西算啥呀,给我表哥的才是无价之宝,慈禧太后用过的!’”

慈禧太后用过的?马天龙说过他手里有不少慈禧太后用过的东西,慈禧太后的陪葬品落在他手里也有不少,炫耀过好多次。

贺建国和齐淑芳不由得严肃起来。

如果说听了金教授和金婆婆的话,他们也怀疑陈三川,那么现在都能确定七分了。

金教授接着道:“陈宁还有一些话也很耐人寻味。他说,要不是老陈有钱,老陈那些儿孙肯定不会这么快就赶回来,真是让人叹息。他还说,有钱真会养成人的惰性,现在老陈家的儿孙除了进市委办公室的陈宇,其他人都擎等着吃喝玩乐,啥事都不干。”

齐淑芳眉头紧皱,“老师,你和老马聊天时,除了说送给七斤的翡翠狮头镇纸,老马还说过他藏了哪些宝贝吗?既然老陈有嫌疑,那么趁


状态提示:第143章 章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