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凡女灭仙录>第二十三章 历史(缓慢)
地。《考工记》有载:当时的土地九夫为井,方十里为成。可见当时的农耕已有了一定规模。就算从那时算起,这项土地制度足足运用了四千年,直到新朝建立,才以新法替代旧法,承认了私田。要知道,凡人的人均寿命顶多八十年。想想看,光这一项制度就贯穿了多少辈人。”

老先生听着,箐笙继续讲:“再说耕种器具。铁器出现之后,铁犁花了近一千年才逐步替代铜犁,又过了两千三百年,才又出现辕曲犁。并且在弟子游历人间期间,亲眼看见在不少地方,这项几千年前发明的工具当今仍然被使用。”

“人间的建筑就更不说了。早在百族夺天时代的凡人房屋已开始使用榫卯木架构。但是直到五千年后木架构房屋才趋于成熟,普遍使用斗拱,并发展砖石结构。又过了五千年,才正式制定了“以材为主”的建筑模数制。直到现在,建筑结构与以前也没有太大区别。”

“每一项重要变革的相隔时间,少则数百年,多则几千年。对于修道者而言,或许感触不深,但对于凡人而言,这会是多少代人的历史。这样的发展速度,又怎么能称得上快速?”

箐笙也不翻书,娓娓道来。引来不少弟子侧目。

老先生听得认真,他捋了捋胡子:“历史的发展当以整个族群而论,不应与个人寿命相较。譬如蜉蝣朝生夕死,但整个族群的起源兴许比人类还要早哩。同理,蜉蝣一万五千年来,只是增加了数量。但凡人已经历了好几个社会。比起世上大多数生灵,凡人的发展速度已经十分快速。”

“那只是因为比较对象是蜉蝣,智慧程度完全不在同一水准上。”

“但若是与其他四族比,却没有可比性。修行界和凡间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式。”

“如果是这样,接下来就是弟子想说第二点不对了。”箐笙说。

老先生点点头,示意她说下去。


状态提示:第二十三章 历史(缓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